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pptx

9-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第九章(20.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艺术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九章 艺术批评 ·第一节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原则和意义 ·第二节艺术批评的主体与主体构成 ·第三节艺术批评的维度与方法 第一节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 原则和意义 ·一、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 ·二、艺术批评的原则 ·三、艺术批评的意义 一、艺术批评的含义与性质 艺术批评应该兼顾艺术理论和艺术史。 艺术批评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 艺术批评不同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情感的,艺术批 评则是理性的,是对艺术创作情感奥秘的揭示。 艺术批评是艺术鉴赏的升华和学理化,它可以指导艺术 鉴赏和艺术消费,同时对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性意义,它 是艺术理论的实践,是艺术史的有机组成。 二 、艺术批评的原则 第一,恩格斯主张的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即美学标准和 历史标准的结合。 第二,“真”“善”“美”统一的标准,也即形式与内容相 结合的标准或原则。 第三,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 “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相结合;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 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提出的文艺作品“艺术性” “思想性”“价值取向”相统一,也是重要的关于艺术批评 原则或标准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国化、时 代化的重要成果。 三 、艺术批评的意义 ·第一,通过把阐释、解读及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 影响并指导、提升艺术家的创作。 ·第二,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美学特性、艺 术价值,介入艺术接受活动,从而影响并引导艺术接受 者的艺术接受活动,帮助受众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也 能在引导艺术市场及受众艺术消费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 用。 ·第三,艺术批评更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的意 义。 ; 白 JD ,手义公 第二节 艺术批评的主体与主体构成 ·一、艺术批评的主体 ·二、艺术批评的主体构成 ·艺术批评是由艺术批评者主体进行的感性与理性相 结合的实践活动。 ·其一,艺术批评家主体需要具备较敏锐的艺术感受 力,要能对艺术作品、艺术形象的艺术特质,美或 丑,和谐或破碎,形式与内容等有准确的把握,有 独具慧眼的发现。 ·其二,艺术批评家应该具备深厚的哲学、美学修养、 知识,以及开阔的文化视野,尤其应该有深厚的传 统文化素养,以及充分的文化自信。 十 、艺术批评的主体 ·其三,艺术批评家应该具有艺术史、艺术理论的专 业知识,要懂得艺术语言,最好还要有过艺术实践, 在此基础上将会具有更好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概括、 提升的能力。 ·其四,艺术批评家还应有良好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伦 理道德素养,特别是要具有独立的品格,不迎合世 俗、献媚强权、投合利益方,更要拒绝所谓的无原 则、无艺术标准的“红包批评”。 ·艺术批评主体即艺术批评家或艺术批评者, 大致由专业(学院)批评家、艺术家批评家、 媒体批评家和大众批评家组成。 二 、艺术批评的主体构成 第三节 艺术批评的维度与方法 ·一、艺术批评的维度或角度 ·二、艺术批评的方法 世界(或宇宙、现实、客观的或虚拟的物像等) ↑↓ 艺术家(画家、音乐家、导演、演员等) ↑」 艺术品(艺术语言、艺术形式要素、艺术形态或类型) 1↓ 接受者(受众观赏、鉴赏的心理和特点、批评和评论) 一、艺术批评的维度或角度 艺 术 ·(一)世界或现实维度 ·(二)创作主体维度:艺术创作或生产系统 ·(三)语言与形式维度:艺术本体系统 ·(四)心理接受维度:受众系统 ·艺术批评的方法则是指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 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方法。艺术批评的 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且常常是复合的,可以说并不存在 绝对单一的批评方法,对一部作品、 一位艺术家、 一个 艺术家群体或艺术现象进行的批评,可能有角度的不同, 方法的侧重等,但实际上在批评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符 合各种批评方法。批评方法的区分只是为了理论分析的 明晰与需要。 二、艺术批评的方法 ·(一)偏重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即世界本体的批评方法 ·(二)偏重艺术创作主体的批评方法 ·(三)偏重于作品本身的批评方法 ·(四)偏重于接受、受众心理的批评方法 ·(五)其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多维度特征的批评方法 (一)偏重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即世界本体 的批评方法 ·社会历史批评:摹仿说、镜子论 ·实用论批评:道德批评、伦理批评 (二)偏重艺术创作主体的批评方法 · “文如其人”“书如其人”“画如其人” ·创作心理研究 · 传记批评 ·浪漫主义批评 ·表现主义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三)偏重于作品本身的批评方法 ·形式主义批评 ·英美新批评 ·结构主义 (四)偏重于接受、受众心理的批评方法 ·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批评 ·阐释学批评 (五)其他具有综合性、多维度特征的批评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5720323137e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