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pptx

病理生理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别人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要学会自己走开,多一点自知之明,少一点自作多情

第1節 概述 發熱:由於致熱原的作用使調定點上移引起調節性體溫升高(超過0.50C)。 體溫的相對穩定是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實現的。 高級中樞 視前區下丘腦前部 (POAH) 次級中樞 延髓、脊髓,對體溫資訊有整合作用 調定點學說(Set Point, Sp ) 月經前期 生理性 劇烈運動 體溫升高 應激 發熱 :調節性體溫升高---調定點上移 病理性 過熱: 非調節性體溫升高----調定點未 移動,而是體溫調節障礙 中樞損傷 散熱減少:中暑、魚鱗病 產熱增多:甲亢 過熱和發熱的比較 過熱 發熱 無致熱原 (體內因素 周圍環境溫度過高) 有致熱原 病因 調定點無變化或損傷 效應器障礙 調定點上移 發病 機制 體溫可很高,甚至致命 體溫可較高,有熱限 效應 物理降溫 對抗致熱原 防治 原則 第2節 病因和發病機制 發熱啟動物→ 機體 → 啟動產內生致熱源細胞→ 內生致熱源(EP) → 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 → 中樞發熱介質的釋放 → 調定點上移 → 體溫↑ 外致熱原 發熱啟動物(Ep誘導物) 體內產物 發熱的發病機制 正常的體溫調節是通過神經、體液的作用實現。體溫調節系統包括溫度資訊傳導、中樞調節以及效應器3個環節。 體溫 溫度感受裝置 發熱的發病機制 正常的體溫調節是通過神經、體液的作用實現。體溫調節系統包括溫度資訊傳導、中樞調節以及效應器3個環節。 體溫 溫度感受裝置 發熱的3個基本環節。 1.資訊傳遞:發熱啟動物作用於產內源性致熱原(EP)細胞,產生、釋放 EP; 2.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 3.效應器的作用:產熱大於散熱,體溫升高。 溫度資訊傳導:溫度感受器 體溫調節中樞; 中樞調節:POAH的溫敏神經元----“調定點”; 效應器:產熱--內臟活動、肌肉寒戰; 散熱--皮膚、肺、排泄物實現。 (一)外致熱原: G+菌: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 (代謝產物,全菌體) 1 細菌 G_菌: 大腸桿菌,傷寒桿菌 (全菌體,胞壁---肽聚糖,脂多糖(LPS)) 分枝桿菌:結核桿菌 2 病毒: 流感V、麻疹V (全病毒體,血細胞凝集素) 3 真菌:白色念珠菌----全菌體,莢膜多糖,蛋白質 內毒素(ET)是常見的外致熱源,分子量大,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耐高溫,幹熱1600C、2h才能滅活,一般的方法難以清除,是血液製品和輸液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反復注射可產生耐受性,連續數日注射相同劑量的內毒素,發熱反應逐漸下降。 體內注射ET 或 ET與產EP細胞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