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 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语文教学反思 1 高三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是埋头苦干,高三语文教学也需要在实践 中思考,思考中总结,总结后提升。本届的高三语文教学让我体味了 艰辛,也收获了快乐,但更多的是感悟。下面是我本学年来对高三语 文复习的几点感悟: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但习惯认为高三的学生目标明确,不用再象高一、 二学生那样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通常认为高三教师的 主要任务是巩固学生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成绩 ,不必在培 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其实不然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大 多是一练一讲,一讲一记的枯燥循环。学生在两轮甚至三轮的题海中 摸爬滚打极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他们的枯燥 感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不仅仅是一 门具备实用价值的工具学科 ,更是一门饱含美感 的人文学科。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的课堂应该充满生机 ,应 该彰显语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他不是对学生 做裁判性的引导 ,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努力诱发他们的求知 欲、好奇心 ,积极培养他们充足的自信心 ,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能够 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充实的感受。所以,调动兴趣永远都是提高语 文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二、勇于创新 创新是现代教育特别强调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需要 创新 ,高三的语文教师和教学更需要创新。离开创新高三的语文课堂 会沉闷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创新是指高三教师在复习时,不要囿于传统的教法,而 应该多思考求创新。以诗歌鉴赏为例,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 “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 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 人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 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时代背景与 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 也为今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现今高考鉴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 时为了避免猜题押宝所带来的负面性,鉴赏所选诗歌回避名家名篇。 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诗作,学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论世?所以我 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太适应现在的高考;所以教学诗歌鉴赏时, 我们要勇于突破 “知人论世”的常规教学柜架 ,敢于去思考去发现去 创新,敢于总结 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 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高考。 其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应该是教师本身具有创 新性。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我们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只有勇于创 新与时俱进 ,我们的教学才能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教出的学生才能在 未来的社会立足。 三、回归教材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 ,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实践证 明 ,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 ,“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 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试 ,我们常说 “万变不离其宗”,还说 “题在书外 ,答案 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 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 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 不比教材更适中。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学生而言 ,教 材应该是的复习资料。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 ,所以学生 要想考出好成绩 ,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下面以写作为例 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 物”。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 通过网络,通过报刊,通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 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 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但 是,均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 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如: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 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