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2.do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2.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此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层层说理,运用排比,双重否定句进行说理的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记不记得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特别的汉字:和,现在大家能举出“和”的词语吗(学生回答:“和为贵”……)古代,有一个人,就提倡这主张,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肯定一生受益。 二、文学常识: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 (现存七篇)一书传世。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朗读指导。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结合句子,体会孟子政论文语言特点。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双重否定句排比,增强说服力。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具气势。 两个句子体现了梦之政论文特点:气势磅礴,有很强说服力。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重点句子翻译: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设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过程: 战争事例 防御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治国道理 六、拓展延伸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对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七、当堂练习巩固。 完成导学案课堂作业——中考链接中的内容。A类学生完成2、4小题,B类学生完成1、3小题。(完成后,对自己这堂课的表现自我评价。) 八、布置作业: 1.用“四线三行法”完成整篇文章。 2.A类学生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内容,B类学生完成第一课时(如有能力解决第二课时内容的同学可尽自

文档评论(0)

186****3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