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栎实象甲防治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60 B 9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2322—2019 蒙古栎栎实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2019 -03 - 19 发布 2019 - 04 - 18 实施 黑龙江省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东北林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滑莎、遇文婧、马晓乾、宋小双、邓勋、周琦、齐建国、刘欣、刘恒旭、继丹、 张平、刁健、赵祥君、黄俊杰、李念森、毛洪波、于晓杰、于腊梅。 蒙古栎栎实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蒙古栎栎实象甲(Curculio arakawai Mats.et Kono)防治的虫情调查、 防治技术和、效果评价和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蒙古栎栎实象甲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8337.3 生态公益林技术规程 LY/T 2011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 2106 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3 虫情调查 3.1 虫情调查原则 采取线路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虫情调查。在线路踏查后,对达到发生统 计起点的受害林分进行标准地调查,按照 LY/T 2106 的规定确定害虫发生的统计起点。 3.2 虫情踏查 3.2.1 踏查线路 按森林资源小班分布图,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沿设计路线对拟调查林分沿林间小道、 小班线、林班线或其他自选路线进行踏查,踏查路线应避免重叠。 3.2.2 踏查对象 将基本调查单元内的蒙古栎林地,划分为若干个踏查块,将调查数据填入表 A.1 中。 3.2.3 踏查时间 每年 1 次,幼虫危害期的 8 月上旬至 9 月上旬。 3.2.4 踏查方法 表 A.1 中确定有虫的样地,依据 LY/T 2011 的规定踏查,记录林分概况,随机选择 100 株蒙古栎,查看并记载危害情况,将踏查结果填入表 A.2 中,统计有虫株率,确定是否达到 发生统计起点。 3.3 虫情标准地调查 3.3.1 标准地的设立 2 在林地内设立面积为 0.1hm (40m×25m)标准地若干块,并设对照样地 2 块,标准地总 面积不得少于调查林地总面积的 5%。在连续多年发生虫害的林地内设立长期性标准地,逐 年进行调查。在林内依据 LY/T 2011 的规定进行样地设置。 3.3.2 标准地的调查方法 在标准地调查中,调查总株数不少于60株,若少于60株则进行每木调查;在标准地内应 采用对角线形随机取样法进行单株取样,样株间隔3株~5株。每株调查100个以上的种实, 解剖统计被害种实数量和健康种实数量,并填入表A.3中。 3.3.3 标准地调查内容 3.3.3.1 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分级 虫害发生危害程度用种实被害率划分,分为三级; a) 轻度发生:种实被害率5%~9%,用 “+”表示; b) 中度发生:种实被害率10%~19%,用 “++”表示; c) 重度发生:种实被害率达到 20%及以上,用 “+++”表示。 3.3.3.2 虫情发生危害程度调查 可依据表 A.3 中的调查结果,计算每个样地的种实被害率。应按照 3.3.3.1 确定危害程 度,将标准地调查结果填入表 B.1 中。 4 防治技术 4

文档评论(0)

176****99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