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优质课件.pptVIP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优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财富 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趋善求治为特征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一是凝聚之学;二是兼容之学;三是经世致用之学。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贵和持中,崇尚礼仪 3、正道直行,持节重义 4、忠孝传家,勤俭持家 5、民为邦本,平均平等 6、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求是务实,豁达乐观 9、天人合一,物我相亲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其在中国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下形成的,故而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主要原因在于环境的封闭与文化的“同化”力。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和力和亲和力。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这种思想表现为道家的“任自然”、荀子的改造自然、儒家的“辅相天地”。 其四,中国传统文化还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学说,证明中华文化是以人为本的重德性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其一,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修身是立身之道,也是立国之道。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矣。”中庸之道的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其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其三,以耕读传家为根本的治家之道。这一观念既有重生计之“俗”,又有求高洁之“雅”,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融雅俗于一体的生存智慧。 其四,以经学为治学之根本。汉代称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为“经学”.成为学术文化领域压倒一切的学问,成为自汉至清的官方哲学。 其五,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追求义利合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思想。 其六,以直观意象为基本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首先是直观和直觉的,其次中国思维方式又是意象的。 中国文化的特点 以人为本 人性的文化:对自身圣化修身养性。 人道的文化:忠孝伦理文化。 以“家”为根 家单位 家天下 “和”的理想 和实生物 协和万邦 家和万事兴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要在文化重心转移的背景下解读,要在传统文化精神的阐发中出新,更要在当代社会的现实境遇中展开。因此,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挖掘与阐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其一,开拓进取。“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二,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三,和谐社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其四,仁者关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与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其五,理想人格。一个祟高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由德(道德)、知(智慧)、志(意志)、美(审美)诸要素铸成,是真、善、美的统一。据此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圣人,具有“内圣外王”的特征。 具有博爱的理想、中庸的风度、利他的精神、献身的情怀、经世的理念。 (一)中国文化的特质 1.人文传统 中国文化自成一种“敬鬼神而远之”的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这使中国避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迷狂,而发展出一种平实的经验理性。 在中国繁衍的各种宗教也熏染上厚重的人文色彩。 “人为万物之灵”“人与天地参” 中国文化三大精神—— 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的精神——自强不息 “地”的精神——厚德载物 “人”的精神——为群体的利益而奋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 2.伦理中心 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不讲或少讲脱离伦常的智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修身为本”,伦理成为出发点和归结点。 中国文学——突出强调“教化”功能。 史 学——以“寓褒贬,别善恶”为宗旨。 教 育——以德育统驭智育。 人生追求——则以“贱利贵义”为价值取向。 3.尊君重民 “国不堪贰”的尊君传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民为邦本”的民本传统也是农业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 “尊君”和“民本”相反而又相成,共同组成中国文化的一体两翼。 4.中庸协和 崇尚中庸,是安居一处,以稳定平和为旨趣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培育的人群心态。 “极高明而道中庸”,“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显示出中国式智慧的特征。 5.延绵韧性 在距今六、七千年至三、四千年间,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先后涌现

文档评论(0)

mov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喜欢分享的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