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x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思考讨论:民国初年,出现了两次复辟——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辛亥革命后先后出现两次复辟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两次复辟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军阀混战割据;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开始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3)影响: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材料: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剪发辫,易服饰 改称谓,废跪拜 禁缠足,倡女权;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原因;开始标志: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刘半农(资产阶级激进派) 核心内容: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 运动中心: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政治革命)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思想革命) 口号:“打倒孔家店” 作品:《狂人日记》 鲁迅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形式——白话文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内容——文学革命 陈独秀《文???革命论》;材料一: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选集》 材料二:傅斯年在回顾起追随《新青年》师长,创办《新潮》杂志,挑战传统势力时,有这么一段自我批评:“我们有点勇猛的精神,同时有个武断的毛病。要说便说,说得太快了,于是乎容易错。观察研究不能仔细,判断不能平心静气,——我不敢为我自己讳。” ——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