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pdf

浅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表演 浅析歌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 曹君容 摘 要: 《松花江上》是一首具有时代精神的抗日抗战歌曲,由上世纪三十年代爱国音乐家张寒晖所作, 歌曲曾激励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奔赴战场,抗战杀敌,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鲜明的民族风格、生动的民间魅 力以及感人的音乐情境,被后人传唱至今。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观摩演唱、演唱实践以及从词曲作者、创 作背景、曲式歌词、演唱中气息和节奏等方面对这首作品的演唱处理进行了分析,使演唱者在歌曲演唱中能够 更加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掌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艺术歌曲;抗日歌曲;艺术特点;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40/j.cnki.hhzs.2022.18.041 引 言 情带声,使一首歌曲能更加准确完整地将情绪表现出来, 经过参考相关的文献与资料,我们能够发现抗战 充分传达出艺术感、时代感,带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歌曲在抗战年代中对于民族解放,精神意志的统一具有 一、歌曲《松花江上》简介 重要影响。这种以时代背景与人文体会相融的歌曲能够 (一)词曲作者介绍 赋予人民群众对歌曲的共识感。这些艺术歌曲在抗战期 《松花江上》的作者是杰出的人民音乐家张寒晖, 间抵住了恶劣的环境,积极地传承民族信念与能量,因 他的原名为张兰璞,字含晖,1902 年 5 月 5 日出生于河 此这类艺术歌曲为抗战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 北定县。192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 要作用。 系。因积极参加革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后 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的歌曲《松花江上》是 来被逼无奈,最终返乡。1928 年再次就读于北平国立艺 由作曲家张寒晖所创作出来的一首抗战歌曲。该曲将东 专,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后因不同意学校封闭式教学 北民众乃至中国人民的惨痛经历和心中的愤恨用歌词和 理念而被辞退。1931 年,张寒晖在经历了九一八事变之 旋律表达出来。《松花江上》的歌词是根据战争爆发后, 后,创作了《可恨的小日本》、《告我青年》等一系列唤 东北地区沦陷后的场景以及东北人民的悲伤诉说所写成 醒国人站起来对抗侵略者的歌曲。自此,他开始投身于 的。而《松花江上》的曲调则是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 抗战救亡的创作生涯。1935 年,张寒晖应邀前往陕西省 在坟头哭诉的哀声为素材所创作的。是一首格调特别的 西安省立二中任职;次年,创作了《松花江上》。1937 年, 抗战歌曲代表作。 深入基层农村,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理念,他创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的爱国抗战歌曲也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 的艺术特点及演唱处理进行分析。 又一代中国人民。1942年任职于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 第一部分,词曲作者和歌曲创作背景进行分析;第 1946 年 3 月 11 日,张寒晖因病逝世。在他短暂而曲折 二部分,深入艺术特点部分,从歌词大意及曲式结构方 的一生中,创作的歌曲有 70 多首,其中大多为其本人 面进行研究探讨;第三部分,歌曲演唱时的咬字、气息 作曲填词。他所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 运用,歌曲中速度与节奏变化技巧,情感处理与分析进 特征,其为20 世纪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行研究,从而提升对《松花江上》这首歌曲的全方面理解。 (二)创作背景 通过以上分析,从而更加准确、更加深切地理解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