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080823.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出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㈠ 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指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而是按不均衡的速度向前推进的。 一般发展趋势是,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童年期为平稳发展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成人期处于缓慢发展变化阶段,老年期的心理变化呈下降趋势。 ㈢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辨证统一 ㈣ 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 ㈤ 心理发展过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德国普莱尔,1882 年,《儿童心理》。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二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 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横断研究二 纵向研究 三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⑴ 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 ⑵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⑶ 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⑷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识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识结构。 顺应: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过程。 平衡: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这种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心理发展阶段说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4 个阶段: ⑴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知与运动。 ⑵ 前运算阶段(2—6、7 岁):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 能。 ⑶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 岁): ⑷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 岁)。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⑴ 前道德判断阶段(4—5 岁):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 结果,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⑵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8、9 岁): ⑶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 岁以后)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艾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分期(年龄) 婴儿前期(0-2 岁) 婴儿后期(2-4 岁) 幼儿期(4-7 岁) 童年期(7-12 岁) 主要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希望品质 意志品质目标品质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 岁)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 岁) 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 成年中期(25-50 岁) 获得繁衍感,克服停滞感成年后期(50 岁以后) 获得完善感,克服失望感 诚实品质爱的品质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第二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0—3 岁。 第一单元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⑴ 头尾原则;⑵ 近远原则;⑶ 大小原则。 感知觉发展 第二单元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性的不同的刺激,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听觉的发展 婴儿对声音的反应主要有三种表现:感受抚慰、警觉、痛苦。二 思维的发展 婴儿直觉行动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开始出现形象性特点。三 言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