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控制系统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 WORD 资料可编辑 专业整理分享 专业整理分享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 一、基本原理 1、在狭义上,管理控制系统[MCS]是指在业绩标准或目标既定的条件下,计量业绩标准实际执行的进度或结果,将实际进度或结果与业绩标准比较/分析,报告差异的原因与责任,以便为矫正差异提供依据。 业绩评价:计量、比较/分析、报告 业绩评价的前提:目标或标准 业绩评价的目的:为矫正差异提供依据 2、在广义上,MCS 就是管理,就整个企业而言,MCS 是指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并驱动和驾驭整个企业向着战略目标运行、最终实现战略目标的机制;中层和基层亦然;MCS 由制定业绩标准、监控业绩标准执行和矫正差异三要素组成,其中的监控业绩标准执行又包括计量、比较/分析、报告三项内容,即广义MCS 包括狭义MCS。 3、MCS 的控制对象可区分物和人,在以物为控制对象的MCS 中, 矫正差异外在于被控制者 ——直接外力作用;在以人为控制对象的MCS 中,如果存在着有效的奖惩制度,矫正差异内在于被控制者—自觉行动,间接的外力作用。 以物为控制对象的 MCS 实际与标准比较 实际与标准比较 计量实际业绩 反馈报告 矫正差异 被控制者 控制者 业绩标准 以人为控制对象的 MCS 实际与标准比较 实际与标准比较 计量实际业绩 反馈报告 矫正差异 被控制者 业绩标准 控制者 奖惩制度 4、MCS 不仅是实现企业短期目标的工具,而且是实现战略的工具,两者应该衔接。 战略更新 战略更新 战略/组织目的 战略学习循环 检测,学习和适应: 因果联系检测动态模拟 突发事件 假设检验 连接战略与业绩 指标 目标确定战略措施滚动预测 战略转换 业绩标准 管理控制循环 反馈报告 准备资源 业绩标准执行 完成战略循环: 战略反馈 管理人员讨论可稽核责任 投入 产出 战略与管理控制系统 5、控制种类 MCS 中所谓的控制,就是对个人、团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的控制,可抽象为 A 对 B 的控制; 自我控制和他人控制:前者是 B 自觉地按照 A 的意图而行动;后者是 A 利用行为杠杆驱使 B 按 A 的意图而行动; 意识形态控制、血缘关系控制和经济利益控制; 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 6、过程控制或任务控制(Task Control) 按照事先规定的动作(Motions)控制人的行为,目的在于保障被控制者准确无误地(Infallibly)达成既定目标; 预防性控制(Preventive Control) 按照规定的或者无选择性的动作完成任务,在有些行业(医生手术、财务领域)是非常必要的; 实施监控(Monitoring) 在被控制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检查被控制者的行为。 美国:1997 年 35% 美国:1997 年 35%的企业私自检查员工邮件,1999 年达到 45%。有 67%的公司实施电子监控、电话窃听和其他监控 行 业 实施电子监控的公司 金融 70% 商业与专业服务 50% 一般服务 48% 批发与零售 46% 制造 39% 7、结果控制(Result Control) 按照事先规定的目标以及对目标的偏差控制人的行为,即所谓案例外原则管理,其目的也在于保障被控制者达成既定目标; 通常所谓的业绩考核诸如利润、成本等考核是典型的结果控制。 8、注意问题 将MCS 分为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实际上出现两个系统:过程控制系统(MCSp)和结果控制系统(MCSr); 这两个系统的特点是:相互补充,相互矛盾,在战略基础上相互连接。 二、西方企业 MCS 演变 1、早期西方企业凭经验管理(Rule Of Thumb),事实上是依靠饥饿、体罚甚至政府镇压等强制手段来维持 2、19 世纪末期:成本控制系统 以机器为基础的工厂制出现、政治选举普及、工会合法化, 企业放弃强制手段,但偷懒、磨洋工成为问题; 泰罗制以及泰罗制下的标准成本制度或成本控制系统产生; 成本控制系统在操作层面上就是将成本业绩指标与工人报酬或者成本与奖惩相结合; 成本控制系统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其精神实质则是将劳资双方的利益结合起来。 3、20 世纪初期:财务控制系统 工厂制为公司制所取代; 一家公司由多家工厂所组成,从而公司可缓解市场的不确定性,但增加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即分散性; 财务控制系统在美国应运而生,并风靡世界,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一直是集团公司管理控制的蓝本,由于财务控制系统由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所创造,因而,又称之为“杜邦/通用模式”; 该系统是以投资报酬率(ROI)或剩余利润(RI)为业绩标准、以分部或事业部为基础、以预算为手段的管理控制系统,亦称预算控制系统; ROI=利润/投资 =(利润/投资)*(销售/销售) =(利润/销售)*(销售/投资)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继续展开为杜邦分析模式: 投资=资产负

文档评论(0)

tianshidechib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