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课件.pptx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螺旋体;微生物的大小比较;螺旋体: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跃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支原体: 一类无细胞壁,目前已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物学与;;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衣原体 原体: 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具高度感染性。 始体: 是衣原体发育周期的增殖型,不具感染性。;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梅毒(syphilis)的起源和传播:据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以前欧洲无梅毒。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美洲,水手回到欧洲时,将此病传播到意大利、西班牙。 有人认为1488年,葡萄牙舰队: 将梅毒带到印度。也有学者认为,1498年哥伦布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由于感染梅毒船员的到达,将梅毒也带到印度。 通过商业往来,梅毒也进入了我国,1505年在广东省首先发现和记述了梅毒病例,此后,梅毒便从沿海到内地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居性病之首。 解放后,经过十年的努力,已于1959年基本上消灭了梅毒, 1964年我国向全世界宣布基本消灭了性病。 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性病又在我国死而复生,特别是梅毒发病人数大大增加,发病人数急剧上升。;梅毒螺旋体;致病过程;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硬下疳;二期梅毒--梅毒疹;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二期梅毒:左--手掌梅毒疹 中--肛周扁平湿疣型梅毒疹右--梅毒性脱发;三期梅毒 发生于2年后或更长,全身组织器官损害。传染性少,但破坏性大。;先天性梅毒;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钩端螺旋体(钩体);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致病过程 钩体 接触疫水、土壤, 经破损皮肤黏膜侵入 局部繁殖 血(钩体血症);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持久 病后部分病人肾脏中可继续带菌,并且尿液排菌。;引起人类感染的主要支原体;1.肺炎支原体;支原体肺炎。正位显 示左中肺叶模糊阴影,左肺门增大。;2.溶脲脲原体;免疫性;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立克次体 (rickettsia );流行性斑疹伤寒,这种由虱子传染的疾病曾经毁掉了拿破仑的大部分军队,并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1812年6月,拿破仑率领近50万大军入侵俄国,当大军行至波兰和俄国西部的时候,近半数士兵因斑疹伤寒和痢疾而死亡或丧失行动能力。当拿破仑下令撤出莫斯科的时候,他的军队只剩下8万人;而1813年6月撤退行动结束时,拿破仑手下只有3000多名士兵。死于斑疹伤寒和俄国严冬的官兵比战死沙场的要多得多。 同样是这个斑疹伤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毁掉了300万人的生命。;立克次体致病机制;;引起人类感染的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i);恙虫病立克次体(R. tsutsugamushi);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itii),又称Q热柯克斯体;衣原体 (Chlamydia );常见的致病性衣原体;学与;汤飞凡(1897.8.20-1958.9.30) 医学微生物学家。湖南人。;沙眼衣原体的发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汤飞凡亲自带助手从同仁医院沙眼门诊取回材料201份,在48例中找到包涵体,并发现包涵体有四种形态:散在型、帽型、桑椹型和填塞型,阐明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澄清了自从1907年发现沙眼包涵体以来的混乱认识。 他在论文里写道:“原体和始体均为沙眼病毒的演变形式……。原体代表静止,始体代表活动繁殖状态。原体变始体,始体又产生原体。……我们可推论沙眼病毒的原体侵入或被吞噬至上皮细胞内,即增大其体积变为始体,繁殖发展成散在型包涵体,以后继续发展成帽型或桑椹型,终至填塞型的包涵体。此时或在此以前,始体复变为原体,最后细胞被原体填塞以致破裂,原体涌出,再侵袭别的健康细胞,重复感染。”他实际上描述了沙眼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发育周期,在沙眼衣原体分离成功后,已在人工感染和动物模型中被完全证实。现已知道沙眼衣原体的一个发育周期约为48小时。 张丽芳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汤飞凡所进行的猴体感染试验也获成功。他和助手使猴子 造成沙眼,从中发现:猴子与人的眼结膜解剖学构造不同,患了沙眼后症状也不同:没有瘢痕和血管翳。他们

文档评论(0)

195****6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