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课堂时空:小学劳动课阵地建设的因应之道》 论文.pdf

《重构课堂时空:小学劳动课阵地建设的因应之道》 论文.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 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重构课堂时空:小学劳动课阵地建设的因应之道 摘 要:独立的劳动课成为小学教育的新常态,极大地促进学校课程管理、课堂形 式、课堂结构的系统性变革。1)坚持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系统的劳动 课主题元素,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历史性变革,是提升劳动课质量的实质性需求;2) 消弭 8 小时时间圈,构建多维的劳动教育时间轴,推进劳动教育时间的结构性重建,是 巩固劳动课阵地的基础性保障;3)突破传统的课堂界限,拓展开放的劳动课场域,推 进劳动课场域的系统性重塑,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本质性需求;4) 立足社会发展,尊重教育规律,探索主体多元的劳动课程评价机制,推进劳动课评价机 制的整体性重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发展性需求。 关键词:劳动元素,课堂时空,劳动课场域,劳动教育时间轴,劳动课评价 引 言: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1],劳动课作为一门 独立课程成为小学教育的新常态,将促进学校教育理念、教学规划、课程管理、课堂教 学形式等系统性变革,满足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接受劳动锻炼、磨炼劳动意志、培养劳 动品质的实质性、发展性的本质需要。劳动课堂时空是劳动课内容、时间、场所及评价 的总称,以开发系统的劳动课主题元素、构建多维的劳动教育时间轴、拓展开放的劳动 课场域、探索多元的课程评价机制来重构课堂时空,筑牢中小学劳动课主阵地[2],全面 落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3]。 一、筑牢系统多元的劳动课堂阵地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强化劳动责任意识,规范劳动教育行为,是独立设置小学劳动 课的实质要求;科学定位新时代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观,是系统多元的劳动课堂阵地的本质要求。 1.探索学科融合教研机制,挖掘劳动元素 开设劳动课是对劳动教育主体的进一步明确、劳动教育阵地的进一步强化,而不能 把开设劳动课,当成全面落实劳动教育任务的万全之策。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 1 课 [1] 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 劳动课不应是劳动教育的代 名词,不能是名义上包打天下、实则百无一用的银样镴枪头。劳动教育资源蕴涵于各学 科,贯穿于各学段,是渊源的、恒久的、与时俱进的客观存在。把劳动课作为深化教育 1 2022 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改革的支点,打开学科壁垒,建立学科教、学、研融合机制,完善各学段贯通机制,把 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全过程。 2.开展劳动光荣主题教育活动,传承劳动美德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的优秀品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 竭动力。从南泥湾抗日军民大生产到北大荒建设北大仓,从《朱德的扁担》到“一人脏 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感人故事,有饮冰卧雪、一生坚守的劳动 模范,都是开发劳动课程资源的历久弥新的不竭宝藏,是劳动主题教育活动的不朽丰碑, 是铸就学生劳动美德的无从力量。听时代楷模故事讲,学当代劳模精神,看主题教育影 片,丰富劳动教育内涵,促进常态化、体系化的劳动主题教育机制建设,开发系统多元、 内容丰富的劳动课程。 3.参加公益性社会实践劳动,增强劳动能力 参与社会实践劳动,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拥有一定的劳动体能,是学生走向社会、 适应生活、面对困境的立身之本。树立开放的劳动课程理念,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融 入社会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全面构建系统多元的劳动 课程。家校配合、社区结合、校企联合是营造家长理解、社会认可、群众支持的劳动教 学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创造安全健康、持续稳定、符合实际的劳动实践条件的价值导向; 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公益性、服务型的社会实践劳动,增强其实际价值和社会效果, 让师生获得体验感、成功感和幸福感,是调动教师、学生、社会积极性、自觉性、主动 性的必然需求,是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劳动能力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 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客观需求。 4.规范家校经常性劳动服务,增强劳动意识 老师常说:作业完不成,罚你扫地!学生本该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被当成了 一种惩罚,给学生一种劳动既是惩罚的错觉,严重挫伤学生参与班级服务性劳动的自觉 性、主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