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课同步练习(含答案析).docx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课同步练习(含答案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选题 1.“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 宋 B. 元 C. 明 D. 清 【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起溯漠”是指蒙古民族兴起于漠北草原;“并西域”指的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西征;“平西夏”是指蒙古平破兴庆府,灭西夏之战;“灭女真”指的是蒙古破蔡州,灭金之战;“臣高丽”是指元朝的藩属国包括高丽;“定南诏”指的是忽必烈采用战略包围战术,灭大理国之战(大理古称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是指元朝1279年崖山灭宋,统一全国。所以这一史书记载兴起的是元朝。故答案 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北宋被金(女真)所灭,南宋被元(蒙古族)所灭,与材料中“灭女真”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D项,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兵抗击明朝。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与材料中“平西夏,灭女真”不符,排除。 2.下图中,左图和右图标示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 A. 分封制与行省制 B. 郡县制与封国制 C. 分封制与刺史制 D. 郡县制与行省制 【答案】A 【解析】【详解】依据图一中“镐”可知是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图二中“岭北行省”可知是元朝行省制度,故A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度是西汉初期实行,B错误。刺史制度是监察机构,不是地方制度,C错误。郡县制是秦朝时期推行,D错误。 3.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解读错误;“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因此选B ;C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而且中国古代在中枢权力中往往是分化权力、削弱相权,从而加强皇权;“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D解读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 4.以下四图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依次是 A.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郡县制 B.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C. 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 D. 郡国并行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 【答案】B 【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中“周”“晋”“宋”反映的是周朝的分封制;第二幅图中“九原郡”“陇西郡”“咸阳”等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第三幅图中有郡县,也有封国,反映的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第四幅图中“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中书省”等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因此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6.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 司隶校尉、贤良文学、起绒锦、《上林赋》 B. 宣政院、赵孟頫、铜活字、《农书》 C. 司礼监、董其昌、致良知、《感天动地窦娥冤》 D. 提点刑狱司、风力水车、曲子词、《东京梦华录》 【答案】A 【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时期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贤良文学”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武帝时。起绒锦出土实物目前仅见于马王堆汉墓。《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宣政院属于元朝。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铜活字最早出现在明朝。《农书》是元朝王祯所著,B选项不符合题意;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明朝十二监中最具权势的太监职位,负责完

文档评论(0)

zhyxk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