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 观潮 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1课 观潮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 课 题 1 观潮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 关注结构:课文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关注描写:由静态到动态展开对大潮的描写。在潮来之时,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其景象,词句极具画面感和现场感,借观潮者的热烈反应衬托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2.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读熟课文。 2.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钱塘江大潮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引导: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出示课件3)(教师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视频中的钱塘江大潮,你会用哪个词语呢?(出示课件4) 预设:壮美、奇观、震撼、美不胜收、奇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观潮》。(板书:观潮) 学生齐读课题。 2.链接“资料袋”,探秘大潮成因 师:请大家先来看本课的“资料袋”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吧!(出示课件5) 学生阅读“资料袋”。 教师追问:看完这个“资料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预设1: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和它特殊的地形有关。 预设2:杭州湾呈喇叭形,江面越来越窄,所以就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3.教师过渡:大致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的成因,那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来感受大潮来时的汹涌澎湃。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课件6)初读要求: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学生初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关注以下生字的读音。 盐 薄 屹 昂 鼎 沸 贯 浩 崩 震 霎 余 恢 3.指名读以下词语:(出示课件7) 昂首挺胸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引导:“昂、荡、崩、鼎”均为后鼻音,注意读准确。 提问:“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8)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鼎”是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后来成为传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沸”是说锅里的水煮开了。“人声鼎沸”意思就是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4.巧妙识字,交流方法 教师提出要求:读一读课本中其他要求认识的字,交流识字方法。 重点指导“崩、震”(出示课件9):“崩”与“棚、蹦”辨析,“震”与“晨、振”辨析,在辨析中了解形声字的规律并识记生字。 5.指导多音字“薄”的读音。(出示课件10) :请大家查阅字典,看看“薄”有几个读音;再出示词语“很薄、薄饼、薄雾、薄弱、稀薄、单薄”,请学生辨析;最后归纳总结——“薄”字单独使用时常读báo,且多用于口语,与“厚”相对,如“很薄、薄饼”;读bó时常用于书面语中,如“薄弱、稀薄、单薄”;这里“薄雾”的“薄”读b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其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出示课件11) 2.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3.全班交流。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从全文层面了解文章的结构,找到本文的中心句。】 预设:我认为是围绕课文的第一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来写的。 教师追问:同学们都同意吗?那谁能来说一说你们的理由呢? 预设: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后面四个自然段都在写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只有第一句话独立成段,点明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所以我觉得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教师:你的分析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预设: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能通过他的理由,看出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的结构。 教师追问: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对

文档评论(0)

shutang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