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件湘教版:2-2《风成地貌》 (2).pptx

高中地理课件湘教版:2-2《风成地貌》 (2).pptx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成地貌LANDFORM OF EOLIAN LAND新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二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程标准主要风蚀地貌类型及成因主要风积地貌类型及成因风沙活动的危害及防治学习目标 风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风力作用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风蚀地貌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1.你觉得风成地貌最大的特征是什么?2.风成地貌会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下发育呢?风力作用形成(外力作用)、干燥干旱、多风、地表物质疏松地区3.我国风成地貌主要发育于什么地区呢?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吹蚀作用:风吹经地表时,风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或者基岩上的风化物吹走,使地表遭到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是互相联系的过程,实际上总是同时同地进行着的。磨蚀作用:风中运动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岩石等)进行的冲击、摩擦作用称为磨蚀作用。风蚀作用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探究活动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1. 黄土颗粒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规律性的变化?探究活动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沙黄土、黄土、黏黄土,颗粒逐渐减小。强劲的西北季风带来西北地区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沙尘逐渐沉积,大的颗粒物先沉积,小的后沉积。 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黄土由粗变细,按颗粒大小可分为三个带,即西北部的沙黄土带、中间的典型黄土带和东南部的黏黄土带。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还会出现哪些与风力作用相关的地表形态?探究活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风力作用的影响,会出现风蚀地貌(戈壁、风蚀蘑菇等)和风积地貌(沙丘)。 123风蚀地貌风积地貌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01风蚀地貌 1.风蚀蘑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如果露出地表孤立突起的岩石如果下部岩性较软,经长期侵蚀可能会形成顶部大于下部的蘑菇外形,称为风蚀蘑菇。 2.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风长期吹蚀下,形成一些孤立的石(土)柱,称为风蚀柱。 3.石窝(风蚀壁龛)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有群集,有分散,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风蚀壁龛形成是因干旱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使岩石表面在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频繁作用下,岩石表面呈片状剥落,形成很多浅小的凹坑。以后,风沙就沿此凹坑向里钻磨,被带到凹坑内的沙粒受风力作用在凹坑内发生旋转,不断地磨蚀凹坑的内壁,结果形成口小坑大的石窝。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 4.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吹蚀以后,形成宽广而轮廓 不太明显的风蚀洼地。 风蚀残丘:风蚀残丘是风蚀谷经长期风蚀,不断扩展,使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不断缩小而成为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   风蚀沟槽:在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而裂隙发育,风沿着裂隙不断吹蚀,形成垄槽地形。 5、雅丹地貌:在干旱地区,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 5.风蚀雅丹(风蚀垄槽)雅丹地貌它不是发育在基岩上,而是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以新疆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雅丹”原是维吾尔语 ,意为“陡峭的小丘”,后来用它来泛指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40°N,93°E)拥有典型的雅丹地貌景观,图为雅丹地貌发育过程。雅丹地貌发育先是形成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地壳运动使平坦的地表开始抬升→流水和风力侵蚀,沟槽加宽加深→纵向沟槽切割沟槽,形成塔状或柱状雅丹体→雅丹体坍塌成残丘,大部分地表成为戈壁面。 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深处内陆腹地,在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柴达木盆地属高山高原气候,大陆性特征明显,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区内大风日数多,尤其是春季大风更为频繁。在盆地与昆仑山脉的过渡地带,源自昆仑山脉的河流和洪水将碎屑物挟带至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和洪积扇,大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扇表面的细颗粒物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形成戈壁。1. 议一议,柴达木盆地边缘为何多戈壁? ①盆地边缘的雪山,积雪融化后河水带来的碎屑物在盆地边缘堆积;②该区域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风侵蚀地表带走细颗粒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