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第10课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课件)-【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0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01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02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 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内容和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学习本课,我们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理 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坚定文化自信 自强。一·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与思考 2014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暨国际儒学联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这些名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独特的精 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相关链接中华文化是各民育族文化的集大成, 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 贡献。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 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 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 井等伟大工程。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 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弘扬革命文化阅读与思考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 持真理、坚守理想,我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 源。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1)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书写的红色篇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生动体现。?(3) 历史上,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革命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菩提人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操作员持证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高中教学会员。连续多年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3个。曾在《职业技术教育》、《职教论坛》、《河南教育》、《青年导报》等杂志发表论文论著二十余篇,参与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3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计算机操作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