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压裂技术进展及下步攻关方向课件.pptx

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压裂技术进展及下步攻关方向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压裂技术 进展及下步攻关方向 大庆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八月 汇报人:张浩 1 Ø压裂技术工作进展 Ø问题探讨及下步攻关方向 2 大庆油田外围难采储层主要以低丰度的葡萄花 和低渗透扶杨、高台子油层为主,未开发储量达 7.87亿吨,如何实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对于大庆油 田保持稳产具有重要意义 长垣外围油田探明未开发储量分布图 3 水平井体积压裂 水平井 直井 近年来,通过技术攻关和研究,初步形成了难采储量有效 动用技术,为提高大庆外围致密储层储量动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平 面 应 力 场 建 模 实现难采储量有效动用 泥岩穿层 主体技术:适度规模体积压裂技术 辅助技术:改善支撑剖面及压裂液技术 多分支缝压裂 水平井可控穿层压裂 新型压裂液技术 分 支 缝 优 化 设 计 分 支 缝 优 化 设 计 分支缝优化设计 分 支 缝 优 化 设 计 压 后 评 价 技 术 压 后 评 价 技 术 分支缝优化设计 分 支 缝 形 成工 艺 平 面 应 力 场 建 模 平面应力场建模 平 面 应 力 场 建 模 M R F 压 裂 液 技 术 裂 缝 有 效 支 撑 分 支缝形成工艺 试采排液求产技术 压裂优化设计技术 压后效果评估技术 质量监督检验技术 压裂液再利用技术 现场施工控制技术 工艺实施优选技术 原料优选速配技术 不返排压裂技术 平面应力场建模 裂缝有效支撑 缝口宽度保持 整体优化设计 泥岩启裂控制 储层保护 4 1、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进展 1 )进一步强化地质工程一体化,平面按“能”定责分块,垂向考 虑纵向穿透理念设计方法 根据“七性”解释包括: 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 脆性、烃源岩特 性、力学性质分块 划分块1 间距( m) 渗透率 (10-3µm2 ) 压力 系数 µ=3.0mPa · s µ=7.0mPa · s 1.4 1.2 1.0 1.4 1.2 1.0 0.5 32.9 28.8 24 25.4 22.3 18.6 1.0 46.5 40.7 33.9 36.0 31.5 26.3 1.5 56.9 49.8 41.5 44.1 38.6 32.2 2.0 65.7 57.5 47.9 50.9 44.5 37.1 2.5 73.5 64.3 53.6 56.9 49.8 41.5 3.0 80.5 70.4 58.7 62.3 54.6 45.5 3.5 86.9 76.1 63.4 67.3 58.9 49.1 4.0 92.9 81.3 67.8 72.0 63.0 52.5 4.5 98.6 86.3 71.9 76.3 66.8 55.7 5.0 103.9 90.9 75.8 80.5 70.4 58.7 2)形成了不同压力系数和流度下的裂缝间距优化方法 不同压力系数不同流度下的最优裂缝间距 渗透率与最优裂缝间距匹配表 6 不同渗透率下的最优裂缝间距 (µ=7.0mPa · s) 不同渗透率下的最优裂缝间距 (µ=3.0mPa · s) 3)与地质结合完成指示剂产能测试评价,分段分簇优化变“可压性 参考”为“必压性确定”,突出改造重点 Ø通过产能测试试验分析初步得出物性与产能贡献图版 Ø加强了脆性指数、杨氏模量、泊松比及破裂压力、储层品质对压 裂方案的指导,突出改造重点,兼顾固井质量,优化裂缝间距 36m 致密油I-1类 伽玛 密度 岩性 含水饱和度 有效孔隙度 泊松比 杨氏模量 最小水平主应力 脆性 孔隙度与产液贡献率统计分布图 原布缝位置(整体覆盖砂体, 5缝,缝间距16m) 现优化位置(突出重点, 3缝,缝间距36m) 肇平1井第三段裂缝间距优化图 致密油I-2类 固井成果 35m 7 4) 开展了支撑剂组合优化研究 2014年综合考虑储层闭合压力、支撑剂嵌入程度等因素,确定 不同闭合压力条件下不同支撑剂组合关系图版,实现针对性地优化 支撑剂组合比例,试验3口井,支撑剂成本降低35.2% 优化前 优化后 3口试验井支撑剂优化前后成本对比 短期导流能力试验评价结果 降低35.2% 963.2万元 624.5万元 8 2014年设计思路突出改造重点, 合理优化布缝、施工规模, 提高单簇砂量,单井规模降低10%,探井单井施工成本降低200 原优化布缝及设计优化(整体覆盖砂体) 新优化布缝及设计优化(突出重点,考虑成本) 缝数/100m 缝间距m 单簇砂量m3/簇 平均砂比% 9 43.5% 1.5% 万 93.4% 36.8% 2、水平井可控穿层压裂技术进展 1)建立薄互层水平井压裂模型,确定了人工裂缝纵向延伸影 响因素及规律,确定了最优施工参数 ü研究确定了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