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docx

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儿童先天性耳前感染是儿科耳科常见病的一种常见先天性疾病,分为简单型、感染型和分泌型。感染型占先天性耳前感染的82.58%,分泌型占3.87%,纯型占13.15%。其中,简单型长期不感染,无需手术。但只要发生1次耳前瘘管感染, 则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需手术切除瘘管。只要是初次感染, 局部溃烂迁延不愈, 甚至合并脓肿, 局部充血不太严重, 都需手术治疗。本文通过分析2009-2010年我院手术治疗的50例小儿先天性耳前瘘管, 探讨手术时机选择及确定最佳的手术方式。 1 数据和方法 1.1 感染分离、术后复发 收集2009-01~2010-01我科收治的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50例, 年龄1-13岁, 平均4.9岁, 女27例, 男23例。既往有感染病史43例, 处于感染期手术的17例, 分泌型有7例, 外院手术术后复发4例, 本院手术后2月复发2例。临床表现:耳轮脚处可见瘘口, 瘘口挤压可见白色皮脂样物, 有微臭。感染时瘘口周围皮肤局部隆起, 疼痛, 有的溢脓液, 部分患儿局部皮肤溃破, 部分患儿瘘管口下方形成皮肤条索状瘢痕。 1.2 血肿引流条的制备 分泌型和感染脓肿已切开引流无炎症反应的, 完善术前检查。感染型瘘口下方局部皮肤隆起明显有波动感的或已溃破形成瘘口的, 于耳轮脚前最隆起处或有白色脓点处做切口约0.6-1 cm, 注意保护瘘口, 脓液溢出后用1%-3%双氧水清洗脓肿腔, 5 ml注射器接8号钝针头 (自制) 自瘘管口处冲洗, 脂粉状腐物由脓肿切口流出, 再用0.9%氯化钠溶液5-10 ml冲洗, 然后用0.5%碘伏2-5 ml由瘘口注入管腔内, 最后在脓肿腔中置橡皮引流条, 次日, 观察引流条情况, 如有脓液或豆渣样液渗出, 按上述方法冲洗, 再放置引流条。如无脓液或豆渣样液, 外用小纱布包扎, 填入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油纱条, 周围红肿不能完全消退, 切口或脓腔肉芽组织形成, 此时可以准备手术治疗。 1.3 其他辅助手术 常规消毒, 全身麻醉, 术前于耳前瘘口内注入少许亚甲蓝溶液, 对于术后复发的患者, 术前不用亚甲蓝, 术中使用显微镜 (放大5-5.5倍) 寻找遗留的瘘管组织。沿瘘管周缘作横梭形小切口, 切口耳屏侧一端沿耳轮脚缘向后延伸至耳屏上缘返折向下, 沿耳屏缘切开, 至耳屏间切迹附近, 沿耳屏软骨膜表面锐性分离形成耳屏前皮瓣。掀起皮瓣, 暴露其下方瘘管, 用艾利斯钳夹住瘘管外口, 牵拉瘘管, 用针状单级电刀将瘘管壁与周围软组织作锐性分离, 一直剥离至盲端并摘除。既往有感染病史并作切口引流瘢痕愈合者, 可见术腔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为防止术后瘢痕形成过多, 先用刮匙尽可能彻底刮除炎症肿胀组织及肉芽组织, 再将纤维结缔组织部分切除, 将瘘管等及其分支彻底切除, 有的需切除瘘管穿过的部分耳廓软骨。对感染次数少, 瘘管口周围皮肤正常者用5-0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感染次数多, 皮损面积大者术中可在瘘口与囊肿间另作减张切口, 2个切口采用S型错位缝合。皮损面积特别大的, 可以仔细测量耳前皮肤缺损, 在耳后取与耳前皮肤缺损同样大小的耳后带蒂皮瓣, 蒂部在耳轮上方的颞部, 旋转至耳前修复其皮肤缺损, 分离耳后皮下组织, 直接缝合耳后切口, 以凡士林油纱布加压包扎耳前皮瓣, 术后创面无需引流, 术后7 d拆线。 2 外院手术术后随访 全组50例患者中7例分泌型耳前瘘管和26例感染型耳前瘘管在门诊切开引流换药后, 无炎症反应后手术, 4例外院手术术后复发的患者, 术中使用显微镜下寻找瘘管组织。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月, 其中21例电话随访, 无失访。17例感染型在感染期手术的耳前瘘管患儿中, 2例术后2月复发, 复发率11.7%, 再次手术。全部病例术后21 d到门诊查看皮肤切口恢复情况, 皮瓣存活良好, 伤口一期愈合, 伤口瘢痕隐蔽, 外观良好。 3 讨论 3.1 瘘管的形态、组织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的第1、2鳃弓的6个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 国内抽样调查, 其发生率达1.2%, 可一侧或双侧发病, 单侧和双侧之比约为4∶1。男女之比约为17∶1。瘘管的开口很小, 多位于耳轮脚前部, 其次为耳轮脚基部、耳前部。大多数可见于这3个部位, 少数可在耳廓之三角窝或耳甲腔部。另一端为盲管。瘘管深浅长短不一, 通常在1-1.5 cm, 可见分支, 常见分支三处:上方一支有的扩展至耳轮内上约0.5 cm处;另一支可延伸至耳轮脚;下方一支扩大呈囊袋, 感染后的囊袋全被破坏, 粘连纤维素或肉芽组织增生, 其表皮往往呈暗红色, 有的深入耳廓软骨内, 有的可深展入外耳道深部, 或向外到达乳突表面。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 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