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岭西岔新出土地利用的发现与研究.docx

同和岭西岔新出土地利用的发现与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同和岭西岔新出土地利用的发现与研究 2008年,《东北历史地》第一版出版了张福佑、孙仁杰、迟勇的《集安老路新旧发现两块石板》。其中一座是“乐善好愿景纪念碑”,另一座是“和和岭道教纪念碑”。文中介绍了两通石碑发现经过, 发现地点, 碑的形制, 碑文内容, 明确指出两通碑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确认高句丽南道和北道集安段的走向, 进一步确认了“束马悬车”之地和“鹤盘岭”的大体位置。研读此文时发现, “同和岭修道碑”对于解决“毌丘俭纪功碑”出土时间、地点及相关高句丽历史问题颇有益处。 一、 碑二:同和岭,现有路线 《集安古道新发现两通石碑》文中介绍2007年7月25日在向导钱友民、杜连德的引导下, 在集安市区西北大约20公里的大泉眼岭上发现了“同和岭修道碑”。“同和岭, 位于集安之西北。从市区出发, 经由丸都山城, 再向北, 就到大泉眼。由此过老岭, 经长岗村、东岔村、清河镇、头道镇, 便到通化。该碑就立在岭顶路边。此碑现位与原位相比, 略有移动。原立碑位置距路拐弯处较近, 因妨碍行车, 被向西移动约5米左右。石碑当时位于东经126°04′395″, 北纬41°12′984″, 海拔1018米处。”所谓同和岭, 实际上应该是老岭的一段, 也记作通和岭。据《集安县志》载:“境内诸山以老岭为主干, 老岭属长白山之分支, 自临江迤逦入境。由东端之错草沟西南行六十里为七十二个顶子, 又西行六十里至通沟岭, 南分一支为致和岭, 又西行七十里至大荒沟岭, 北分一支为欢喜岭, 又西行二十里至小青沟岭, 北分一支为关马墙子之岗, 南分一支为雨山, 又北分一支为北通和岭。本干又西行二十里为南通和岭, 又西南行二十五里至板石岔, 西北分一支为双岔河山, 南分一支为车道岭。本干又西行四十里至老爷岭, 为南北通衢……” 碑阴文字记:“邑西北距城六十里有峻岭焉, 名曰同和。同和者, 盖取坦易之义也。是岭源发长白, 绵亘数百里, 未开之先, 群峰摩天, 绝壑蔽日, 木若虬龙, 石皆虎豹。危乎高哉, 迹俱鸟道, 山从人起, 行者苦之。甲辰三月, 明府吴公光国, 摄篆辑邑, 有鉴于此, 特议该岭前后八保士庶, 募夫输款, 创修道路。委姜绅硕亭董其事。即于是岁八月兴工, 鉏夷斤欘, 辟袤丈余, 曲折十八盘, 高下六百六十丈。越明年乙巳十月告竣。向之崎岖阨塞者, 今皆履险若夷, 南北往来, 商民称便。惟是岭道绵长, 历久则水冲坍塌, 尤赖后起之士随时修补。吴公嘱余作文以记之, 奉劝后之来者, 庶知所感。余欣其法良意美, 不揣以不文辞素, 援笔而存。山左文邑生员考准小学堂高等班教员张筱轩撰, 山左文邑奉祀生小学堂教员于春補丹。”(1) 碑文记述了以下事实:其一, 同和岭即《辑安县志》所记通和岭, 当时记为距县城六十里, 应该是取其南北段最远的距离。发现同和岭修路碑之地距集安市区二十公里左右。这一点不仅从地图上核对, 并与作者们进行了讨论。其二, 甲辰三月, 即光绪三十年之甲辰三月, 亦即1904年。吴光国接办辑安县事, 见于《奉天通志·职官表》, 而《辑安县志》则记为光绪三十一年任。据碑文可知, 《奉天通志·职官表》记载准确。吴光国因同和岭阻断南北交通, 遂决定召集民夫开通同和岭通往长岗、东岔、清河方向的道路。同时开工的还有板岔岭通往双岔、财源、霸王方向的道路。其三, 负责同和领修路的乡绅是姜硕亭, 经过一年, 于乙巳十月竣工, 是在1905年, 而板岔岭道路则于1906年竣工。 修通同和岭、板岔岭道路是吴光国到任集安以后的第一件大事, 《辑安县志》亦有记载。修路时间也有不同的记录。“同和岭修道碑”一出, 则可以确证两条道路都是于光绪三十年开工的。根据此碑建立及碑文内容推测, 板岔岭也应该有修道碑, 迄今尚未发现。通过同和岭修道碑的记载和相关情况, 我们对修筑板岔岭道路时发现的“毌丘俭纪功碑”出土时间及地点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 二、 《考》第5页著录了《南部诸经诸科学史》本。云 关于“毌丘俭纪功碑”发现的时间一直存在着三种说法: 其一, 1904年 (光绪三十年) 说。 金毓黻先生认为,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 奉天辑安县设治员吴光国, 因开辟同和岭板石岭西岔, 地高六百余丈, 于其地得断碑, 存五十字, 阙其下部, 即世所称之毌丘俭丸都纪功石刻也”(2)。 李殿福先生认为, “此碑光绪三十年 (1904) 辑安乡民修筑公路时, 因开辟板石岭西岔这段公路时, 乡民在高山上发现了此碑的残段, 该碑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我于1988年10月份观看了此碑”。“在其背面还有该碑发现者谈国楫、谈国桓和袁金铠的题跋。今亦录之如后:沈阳谈国楫、桓同观魏毌丘俭讨高句丽纪功碑。清光绪甲辰七月见于辑安 (板石岭) , 剩四十八字。越戊午九月归省有。袁金铠识, 李西刻石。”(3) 耿铁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