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本伤寒论》校读补遗
2、唐代优雅的特点。
依照《唐本伤寒论》结构与《宋本伤寒论》进行比较, 唐本主要特点如下。
孙思浚在卷九《辨伤寒》小序
第一、《唐本伤寒论》无张仲景《伤寒卒病论序》、无《辨脉法》《平脉法》。
第二、《唐本伤寒论》上下两卷, 《宋本伤寒论》十卷。《千金要方》将张仲景著作收于卷九卷十, 孙思邈为与《千金要方》构成辅翼匹配形式, 亦将《辨伤寒》十卷改编成两卷, 而方证无缺失。
第三、孙思邈于卷九之首写295字小序, 读《唐本伤寒论》此小序必须详加研读。
第四、孙思邈将《辨伤寒》方剂位置加以调整。孙氏小序曰:“旧法方证, 意义幽隐, 乃令近智所迷, 览之者造次难悟, 中庸之士, 绝而不思, 故使闾里之中, 岁致夭枉之痛, 远想令人慨然无已。今以方证同条, 比类相附, 须有检讨, 仓卒易知。”首开方证同条之例。宋本更进一步加以扩大, 后世类证滥觞于此。
(一) 宋本有至检察院
《唐本伤寒论》将《宋本伤寒论》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改编为七小节。
1.《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下附痓、湿、暍。《唐本伤寒论》云:“论曰:伤寒与痓病、湿病及热暍相滥, 故叙而论之。”《宋本伤寒论》云:“伤寒所致太阳病痓湿暍, 此三种宜应别论, 以为与伤寒相似, 故此见之。”反映“痓湿暍”原在太阳病中, 唐本、宋本均加提示说明。唐本尚将痓、湿、暍列于太阳病中, 而宋本则另立独立一节为《辨痓湿暍脉证并治第四》。
唐本之“太阳中风发热而恶寒”“太阳病三四日不吐下见芤乃汗之”两条, 宋本无。唐本之“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其脉浮”为两条, 宋本作一条:“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恶寒”。
为便于唐本、宋本对比, 今以宋本条文序号为对照标准, 唐本《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所含条文及条序如下:1、2、 (两条宋本无) 、7、8、9、10、12、95、13、14、15、16 (唐本第16条分写为两条, 宋本合写为一条) 、17、18、19、24、42、43、44、45、53、54、56、57、91、94、106、164、20、21、22 (唐本21、22合写为一条, 宋本分写为2条) 、23、25、27、28。
宋本“太阳上第五”第30条“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至“故知病可愈”158字唐本无。宋本第29条子目对属于“证”的第30条无提示, 疑宋本第30条为后人增入。
2.《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此节唐本条文如下:3 (“伤寒一日太阳脉弱, 至四日太阴脉大”此条宋本无) 、4、5、35、36、37、46、52、55 (“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 可发其汗。宜麻黄汤”按, 此条见宋本《辨脉》) 、43、31、32、33、34。
3.《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此节唐本条文如下:38、39、40、41。
4.《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此节唐本条文如下:97、98、99、100、101、96、148、104 (本条唐本有“柴胡加大黄芒硝桑螵蛸汤方”, 宋本脱此方) 、107、146。 (“发汗多, 亡阳狂语者, 不可下, 以为可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 后自愈方”, 此条不见六经病, 见宋本卷八“发汗后”) 、147、103、136 (此条相当宋本上半条) 、165、257
5.《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此节唐本条文如下:70、94、105、123、220、248、249、250、106 (此条与《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证状文字同, 方剂异。此条作“宜桃核承气汤”, 彼条作“宜桂枝汤”) 。
6.《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此节唐本条文如下:128、129、130 (唐本此三条连写作一条, 宋本分作三条) 、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50、141、141 (唐本141条分写为两条, “寒实结胸, 无热证者与三物小白散方”作为独立一条而宋本将此条与141条合并为一条。宋本云:“寒实结胸, 无热症者, 与三物小陷胸汤”, 方证相悖, 唐本可正宋本之失) 、142、149、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3、164、166。
7.《太阳病杂疗法第七》:此节唐本条文如下:74、102、112、117、118、119、124、125、126、143、144、145、169、170、176、172、173、174、175、177。
现将《唐本伤寒论》太阳病篇小结如下:
孙思邈第一次提出三纲鼎力学说。小序云:“夫寻方之大意, 不过三种, 一则桂枝, 二则麻黄, 三则青龙。此之三方, 凡疗伤寒, 不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 皆是吐下发汗不解之事, 非是正对之法。”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