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即道德教育.pptVIP

《德育原理(第一版)》德育即道德教育.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育原理 为什么会有这门课 社会背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政策背景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应”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作为一个课程模块。 2017年8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颁布。 实践背景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二)学生指导 (七)中学德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的名与实 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 三、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四、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五、从“泛指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到“限指道德教育的德育” 一、“德育”的名与实 (德育事实形态、德育思想形态、德育语言形态)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古人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一、“德育”的名与实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一、“德育”的名与实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一、“德育”的名与实 (一)“德育”一词的由来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一、“德育”的名与实 (二)“德育”的名实关系 德育作为事实古已有之,作为正式的称呼却是到了近代才逐渐流行起来。古代有德育之实,但无德育之名。 古今德育之名与实(不循名责实) 中外德育之名与实(名同实异) 一、“德育”的名与实 (二)“德育”的名实关系 在同时代同一文化背景下,则可能出现实同名异的现象。譬如,我国教育界除“德育”之外,还使用过“训育”、“训导”、“教导”等词。( “训育”、“训导” 在港台还有市场) 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二、古代作为社会意识教育的德育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 “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 三、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西方的道德教育一方面从社会意识教育中独立出来,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宗教教育相互并行;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教育的成分。 三、近代以来作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现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四、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一)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1、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受政治斗争的影响,“德育即政治教育”的观念曾经长期流行,甚至连“德育”概念也被“政治教育”替代,几乎销声匿迹。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德育即政治思想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作为世界观人生观的思想教育从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德育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且地位不断上升。 四、当代中国的“大德育” (

文档评论(0)

n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医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0日上传了中医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