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pdf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及个人见解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日本的文化起源于历史上的中国。而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最 广泛的,古代的日本在政治和文化领域上都吸收了唐文化,继而逐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 带有鲜浓中国意味而又独特的日本文化。 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 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 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 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 本的传统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 ,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 缝纫等工艺 ,围棋也于此时传入 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 所说: 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 ,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 ,日本民族和 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 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 , 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 ,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 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 ,双方民族才 会共同进步鉴真大师的东渡为日本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不仅对日本佛教事业的发展产生 了巨大影响,而且在建筑、雕刻、医学、文学、印刷等方面的建树和影响也极为显著 ,尤 其是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展览 ,我们将全面 了解、学习鉴真精神 ,大力弘扬鉴真精神 ,进一步促进扬州与 日本在经济、文化、学术等 各方面的交流 ,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攻坚克难 ,加快崛起,为实现“两个率先”的 伟大 目标而奋发有为。 在文化的本源上,日本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是相近的或相通的。公元 754 年 ,鉴真东 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 “日本文化的恩人”;日本在 汉字传来前没有自己的固有文字等等,说明了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 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有着独特的眼光,他们会吸收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并改革创新 形成自己的文化。例如像日本学习中国儒家文化, 中国的“忠”意味着对自我良心的忠诚。“忠”本身和“义”联在一起。在日本,“忠” 是“臣对君无条件忠诚”,意味着家臣必须无条件的为主君献出一切,包括生命。这与天皇 万世一系的政治制度是相一致的。也正是因为日本儒学强调这种无条件的绝对“忠诚”,失 去了中国儒学中的人本思想 ,而增加了凶残和野蛮的一面,为以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体 系的形成埋下了祸根。唐文化博大精深。日本不仅从作为思想体系的儒学中吸收、借鉴, 还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参考、改良。 谈到儒家思想 ,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中欧你改过的富佛教思想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佛教 的传入是经过了一番血与火的斗争和折腾。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民族引进某种文化、宗教 必须在很大程度上适应其急迫的需要和固有文化的基本特点。佛教在移植 日本的初期受到 抵制有几个原因 : 首先 ,日本当时的神道思想已基本确立 ,任何宗教都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 ,所以佛教 受到排斥。儒学是一种先进的理性思想和文化模式 ,它在很大程度上适宜于 日本社会生活 现实的需要 ,儒学本身不具有排他性 ,其崇奉的“天地君亲”也正是日本神道 自身所尊崇 的对象。传入 日本的佛教是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已被视为大神 ,同时已有较系统的神系。 就其功能而言 ,佛陀既有创世功能又有普渡众生至西方极乐世界的救世功能 ,这不能说不 对神道教信仰直接构成威胁。神道教正是基于天皇和皇室是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来建立起 神圣的统治地位的,在功能上远不及佛教的圣人无比宏大,佛教的引进有损天皇的威望。 其次,佛教宣扬的人生哲学,尤其是消极厌世和出世态度同当时日本民族的思维水平 和热衷于现实的生活趣味相去甚远。我们从《古事记》和《万叶集》的诗歌所描写的事件 中表现出来的日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情趣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死亡的悲悯心理,就可 以发现这种强烈的入世要求和文化心理同佛教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是格格不入的。 再次,佛教的出世哲学宣扬出家人“六亲不认”,出家即无家,无国无家,脱离社会政 治与家庭责任,不崇拜佛陀以外的任何权威,例如中国佛教就有“沙门不敬王者”之说 , 这对于日本传统的血缘氏族亲亲感情和伦理秩序无疑是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同时,这种观 念对于天皇制度建立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