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综合复习文言文阅读类(含答案解析).docxVIP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题综合复习文言文阅读类(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专题综合复习 文言文阅读类 一、阅读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 无自信也。” 【乙】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 曰: “吾非圣人, 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1.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子断句。(断3 处) 初 竖 执 之 不 可 入 横 执 之 亦 不 可 入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但见事多矣     遂依而截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4.【甲】【乙】两则寓言故事读来令人啼笑皆非, 你想对两篇文章中的人物说些什么呢? 请写下来。 对郑人说:     对执竿者说:     对老者说:     二、阅读 【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乙】《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面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 C.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客路青山外     人不知而不愠    传不习乎     饭疏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8.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好在哪?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试作分析。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从学习的哪个方面来谈论的?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①人有欲得金者,清旦②,被③衣冠,往鬻④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⑤而夺之。吏搏而束缚⑥之,问曰:“人皆在焉⑦,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⑧见金不见人。” [注]①齐:古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一带。②清旦:清晨。③被:同“披”,穿戴。④鬻(yù):卖。⑤攫(jué):抓。⑥束缚:捆绑。⑦焉:代词,这里。⑧徒:只。”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齐人有欲得金者(  ) 往鬻金者之所(  ) 见人操金(  ) 吏搏而束缚之( 11.下列加点字“之”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往鬻金者之所 B.攫而夺之 C.子攫人之金 D.取金之时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13.齐人公然抢劫,无法无天,他为什么敢这样做?(根据文意,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四、阅读 鲁人有好钓者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错:镶嵌。②纶:钓鱼绳。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鲁人有好钓者     其持竿处位即是    然其得鱼不几矣     故日     1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 16.仔细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各题。 ① “好钓者”如此精心准备,结果:   。(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②本文直接揭示了“好钓者”钓不到鱼的原因,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分析“好钓者”钓不到鱼的直接原因。 17.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潜移默化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