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负荷需求响应的风光储氢系统容量优化配置.pdf

计及负荷需求响应的风光储氢系统容量优化配置.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电 1 用电 计及负荷需求响应的风光储氢系统容量 Power 优化配置 Utilization 1 1 2 1 黄福荣 ,许方园 ,刘国中 ,杨苓 (1.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2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008 ) 摘  要:为了研究负荷需求响应对风光储氢系统的影响,以风电、光伏、电储能及制氢设备为主体搭建了典 型风光储氢容量配置模型。考虑分时电价对负荷分布的影响,建立日前分段电价负荷需求响应模型,进而得 出负荷需求响应参与的负荷优化分布。以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优为目标,构建考虑负荷需求响应的系统容量 优化配置模型并进行算例仿真 。通过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提高系统风光消纳水平,还可以降低系 统运行总成本。 关键词:风电;光伏;储能 ;电解制氢;需求响应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21/j.cnki.1006-6357.2023.02.007 系统安装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证明氢储能模 0 引言 型能够改善风电出力稳定性。文献[19 ]提出了一种 进入21世纪后,为应对全球气候所造成的冲击, 带有电转气(P2G )的氢能-天然气混合储能系统,通 各国都相继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的低碳计划,加 过与微电网结合形成双循环结构,但其碳捕集方式成 速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向低碳转型。随着我国“双碳” 本和投资成本高。文献[20 ]提出了风电联网但不并 目标的提出与落实,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大 网的风-氢-气架构,可有效消除风电对电网的冲击且 势所趋。由于风电、光伏出力具有间歇性、波动性 减少弃风率,以系统总安装成本、负荷缺电率及功 等特点,难以直接并入电网,造成部分区域弃风弃 率波动率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佳优化配 光严重,成为限制风电、光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技 置,但其架构未考虑电储能等其他辅助设备,架构较 [1-6 ] 术瓶颈之一 。采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 为简单。文献[21 ]提出了—种以氢储能作为多种能 制氢能够把零碳排放渗透到氢气制储用全过程,还 量形式转换枢纽的低碳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分析 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风电和光伏开发利用过程中弃风 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热电特性、碳减排政策、氢储能 [7-10 ] 弃光的问题 。由于电能不能作为能源载体进行大 投资成本等因素对综合成本及碳减排目标的影响。但 规模和长周期存储,氢能能够有效弥补电能存储的 其只考虑了常规储能和氢储能之间的成本差异。文献 [11-14 ] 不足 。因此,面对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间歇 [22-23 ]以提高制氢收益为目标函数,分析了氢储能 性特征,氢能与电能的耦合可支撑更高渗透率的新 对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的作用。以上文献侧重于研究 [15-17 ] 能源并网 。 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协调利用对系统成本的影响,而 典型风光氢耦合发电系统包含风光能源制储用氢 对于负荷需求响应对能源利用率、系统运行成本的影 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文献[18 ]提出了将氢储能 响却鲜有研究。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负荷需求响应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 的风-光-储-氢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微电网中氢 宽频耦合阻抗建模及振荡抑制方法研究”。 能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等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