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子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 王美萍 博士 前言 “不管你立足什么理论,在从婴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 “亲子关系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他的心理健康的基础。” 一、早期亲子依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依恋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之间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它是人类最初始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情感,是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最初的信赖和不信赖)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一)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第三阶段:积极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 (二)依恋的类型 心理学家安斯沃斯(M.Ainsworth)等人设计的陌生情境法是测量婴儿气质的经典方法。 (三)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早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的研究引人注目,影响深远。 50年代初,他受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对在非正常家庭中成长和养育的儿童作了大量调查并提交报告《母性照看与心理健康》。 他发现:在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 他得出结论: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心理健康的关键是婴儿和年幼儿童应该与母亲建立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和年幼儿童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 “母爱对婴儿期和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就像维他命和蛋白质对他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一样”。 贝尔斯基进一步指出:“看护者的关爱/敏感性是婴儿期教养方式中最重要的影响维度,这一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婴儿阶段健康的心理功能,同时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沃特等人的研究 15个月时 3岁半时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成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常常发起游戏,对其他儿童的需求较敏感,受同伴的欢迎。非安全型则比较退缩,不愿意和同伴玩。 12岁 15—16岁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有更强的社交技能、更好的同伴关系、更有可能获得亲密的朋友。 为什么依恋质量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婴儿在同父母的交往中形成了一种内部工作模型,即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认知表征,用以解释事件和形成对人际关系的期望。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1、抚养质量 (四)依恋的影响因素 2、婴儿本身的气质特点 3、父子关系 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井德胜说“促进儿童的早期教育, 用不着专门做某些事, 最好的开端也是你能做到的, 就是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气氛与和睦的夫妻关系。” 二、青少年期亲子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02 年2月24日,南宁市17岁的中学生袁某杀死父母?? 2002 年4月6日,甘肃景泰县的初中生齐刚(化名)杀死母亲?? 2002年9月18日,哈尔滨市16岁少年许某又向自己的亲生母亲举起了菜刀?? (一)亲子冲突的特点 1、 在冲突的内容特点上 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如保持房间清洁、穿着整洁“得体”、按时回家、不要老是占着电话等)、做家务、交友、花钱、外表、家庭成员关系和隐私 。 2、 在年龄特点上 初中阶段,亲子冲突一直呈增长趋势,初三是亲子冲突最严重的阶段;升入高中后,亲子冲突有所缓和。 (一)亲子冲突的特点 3、 在性别特点上 从总体情况上看,男生与父母之间的冲突要高于女生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4、 在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差异上 青少年与母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均显著高于与父亲发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 5、在应对冲突的策略上 在研究者列出的四种应对冲突的策略,即协商、强制、第三方干预和回避中,青少年使用最多的是回避策略。 (二)亲子冲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亲子冲突是构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包括一般心理适应、生活满意度、生活目标、无助感、自尊)都有显著的相关。 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亲子冲突还会导致青少年各种行为问题,如离家出走、青少年犯罪、辍学、早孕早婚、吸毒等。 长期、激烈的亲子冲突会导致自杀行为的增多。 2003年7月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下刚女工的16岁的女儿非要买张国荣的CD 碟,母亲因为孩子马上要考试而没买,结果女孩在姥姥家上吊自杀。 (三)亲子冲突的原因 1、生理变化 2、认知变化 (1) 对父母的去理想化 6岁:“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有本事”。16岁:“我觉得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不理解孩子的爸爸”。 (2) 行为自主期望的增强 (四)良性亲子关系的建立 1、亲子沟通——亲子关系的润滑剂 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信息

文档评论(0)

131****8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