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德篇初探(1).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道德篇初探(1) 【内容提要】 ? 《庄子》一书想象丰富,语言奇诡,文采并茂,狂放洒脱,探拨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仔细研读它所包容的有关道德修养的篇什,学习庄子关于品德、修养、交友、情感方面的理论主张,对于我们提高品德修养,构建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庄子》 品德 修养 交友 情感 ??? 一部《庄子》,洋洋洒洒,幻化无方,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仔细研读,在为它张狂奇伟的文学现象瞠目的同时,也不难窥视出庄子关于道德的一些真知灼见,于时于人,皆有教益。 一、 品德——《庄子》的道德标准 ???? 在给“品德”以客观描述的时候,庄子自有他所推崇的标准。庄子崇尚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提倡为人要胸怀坦荡,等生死;要奉养父母、讲孝道;要安贫乐道,不慕仕途,不移己志;要志趣高洁而不俗;要有高尚的价值观,且能谦逊待人。 庄子在《逍遥游》里为我们虚构了一条几千里长的大鱼,它幻化为一只几千里长的大鹏,大鹏乘六月海动时的狂飙,从北海飞往南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象雄伟,志趣远大,庄子借鲲鹏比喻赞扬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而那些目光短浅如蝉、鸠一样渺小卑怯、猥琐苟安的小人,是庄子所不齿的。 ??? 庄子把生死、利害都置于品德之外,认为生死、利害均是品德以外的东西,“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必须抛开生死和利害,这样才能无牵无忧,坦然处事。 ??? 庄子认为,为人子女,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都要使父母安心舒适的生活,“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做人要事亲尽孝,这是品德修养的根本。 ??? 《庄子?缮性》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趣俗。”——不因为享有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破逐流。庄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庄子?秋水》记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注:指担任宰相职)。”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就是这样,庄子宁愿自己像神龟一样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地里滚爬,也不愿意受统治者的驱使,即使是死后留下骨头珍藏于庙堂里受人尊崇。 ??? 品德高尚的人应志趣高洁而不俗。《庄子?秋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惠子做了梁惠王的国相,庄子要去看望他。庄子还没有到惠子那儿,就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要取代你,自己去做国相。”惠子听后很惶恐,命令人在梁国境内搜查庄子,搜了三天三夜,不见庄子踪影。庄子知道了这件事,亲自去看望惠子,并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凤凰,先生知不知道?这只凤凰从南海起飞,要飞往北海,没有找到梧桐树,他就不肯栖止休息;没有竹子的果实吃,他就宁可挨饿;没有甘甜的泉水喝,它就宁可喉咙冒烟。这时,一只猫头鹰找到了一只腐臭的死老鼠,凤凰正从猫头鹰上面飞过,它以为凤凰会和它争夺死老鼠,赶紧昂起头来怒目相向,爪子死死按住老鼠,对凤凰发出?? 赫赫???? 的叫声,驱赶凤凰。凤凰鄙夷地说:你贪恋的高官厚禄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只腐臭的死老鼠,谁稀罕这样的东西。”——惠子和庄子,一个以己度人,视友为敌;一个则鄙弃权势,坦荡相告。人物形象泾渭分明,庄子以凤凰自喻,洁而不俗。 ??? 庄子还推崇高尚的价值观。《庄子?山木》载:假国被晋国灭亡的时候,人们扶老携幼争相逃难。有一个叫林回的人,他丢下价值千金的珠宝不管,背着一个只知哭叫的婴儿逃跑。有的人疑惑不解地对他说:“你这样做如果为的是钱吧?这个孩子根本不值钱。如果说你怕受牵累吧?这个孩子会比宝玉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你扔下价值千金的宝玉,背着这样小的孩子逃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林回答道:“我和宝玉的关系只是利的结合,我和孩子的关系确是天性相连。”——在财产和人性面前,在卑鄙和高尚面前,林回毫不犹疑的选择了后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个人应该怎样活,应该为什么活,品质显得尤为珍贵,庄子的价值观对我们仍不乏启示。 ???? 品德高尚的人往往是谦逊待人的。“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庄子?徐无鬼》)——以贤自居,盛气凌人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拥护,有贤能而谦恭待人的人,一定会得到众人的拥戴。像庄子这样,其贤能让后人无以企及,尚讲究“以贤下人”,我辈平庸凡夫,还有何言而“以贤临人”? 二、修养——《庄子》的道德途径 美好的品德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夜东风吹白梨花,庄子告诫我们: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必须思想独立不迁,注重个人修养,长期坚持不懈,有创造精神,光明坦荡、乐观旷达,勇于丢掉得失而知足自得。 ??? 《庄子?逍遥游》告诫我们,“举

文档评论(0)

星星点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