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原理图输入方法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理图输入设计方法;4.1 1位全加器设计向导;为设计全加器 新建一个文 件夹作工作库;步骤2:输入设计工程和存盘;图4-2 元件输入对话框;步骤3:将设计工程设置成工程文件(PROJECT);注意,此路径指 向当前的工程!;步骤4:选择目标器件并编译;图4-7 对工程文件进行编译、综合和适配等操作;消去Quartus适配操作;完成编译!;步骤5:时序仿真;(2) 输入信号节点。;图4-9 列出并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节点;图4-9 列出并选择需要观察的信号节点;(4) 设定仿真时间。;(5) 加上输入信号。;(7) 运行仿真器。;(8) 观察分析半加器仿真波形。;(9) 为了精确测量半加器输入与输出波形间的延时量,可翻开时序分析器.;(10) 包装元件入库。;步骤6:引脚锁定;选择实验板上 插有的目标器件; 引脚对应情况 实验板位置 半加器信号 通用目标器件引脚名 目标器件EP1K30TC144引脚号 1、键8: a PIO13 27 2、键7 b PIO12 26 3、发光管8 co PIO23 39 4、发光管7 so PIO22 38 ;步骤6:引脚锁定(方法一);此处输入 信号名;步骤6:引脚锁定(方法二);;再编译一次, 将引脚信息 进去;选择编程器, 准备将设计 好的半加器 文件下载到目 器件中去;步骤7:编程下载;步骤7:编程下载;步骤8:设计顶层文件;(2) 完成全加器原理图设计,并以文件名f_adder.gdf存在同一目录中。;(5) 对应f_adder.gdf的波形仿真文件,参考图中输入信号cin、bin和ain输入信号电平的设置,启动仿真器Simulator,观察输出波形的情况。;4.1.2 设计流程归纳;4.2 2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设计;(2) 计数器电路实现;(3) 波形仿真;4.2.2 频率计主结构电路设计;图4-29 两位十进制频率计测频仿真波形;4.2.3 测频时序控制电路设计;4.2.4 频率计顶层电路设计;图4-33 频率计工作时序波形;4.2.5 设计工程的其他信息和资源配置;(2) 了解器件资源分配情况;(3) 了解设???工程速度/延时特性;(4) 资源编辑;LCs手工分配:;4.3 参数可设置LPM兆功能块;当d[3..0]=12(即16进制数:C)时的工作波形。;4.3.2 基于LPM_ROM的4位乘法器设计;(1) 用文本编辑器编辑mif文件;图4-46 LPM_ROM构成的乘法器仿真波形;(2) 用初始化存储器编辑窗口编辑mif文件;4.4 波形输入设计方法;图4-50 输入待设计电路的信号名;图4-51 输入信号名及其端口属性;图4-52 输出时序信号设置;实 验 ;实验4-1 原理图输入设计8位全加器;实验4-1 原理图输入设计8位全加器;实验4-2 用原理图输入法设计8位十进制频率计;实验4-1 原理图输入设计8位全加器;实验4-1 原理图输入设计8位全加器;选择电路 模式1;A5+5A+1〔最低进位〕 =100〔16进制〕;实验4-3 LPM模块使用;(1) 实验目的:掌握LPM模块的参数设置方法以及设计和应用方法。 (2) 原理说明:数控分频器和乘法器的设计原理已在本章第3节中作了详细描述。 (3) 实验内容1:按照第3节介绍的流程和设计原理,分别使用LPM_COUNTER和LPM_ROM设计8位数控分频器和4位乘法器。然后进行波形仿真和硬件测试、建议实验电路选择附图1-3。 (4) 实验内容2:按照以上流程和要求分别对LPM库中的先进先出存放器LPM_FIFO、乘法器LPM_MULT、双口随机存储器LPM_RAM_DQ和移位存放器LPM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