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体内硒的形成与分布.docx

动物体内硒的形成与分布.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体内硒的形成与分布 1157年,瑞典历史学家贝隆奇首次用硅钱处理动物肝坏死,美国营养学家schwarz和foltz首次用硅钱治疗动物肝脏坏死,并逐渐成为动物体内所需的元素。硒元素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动物体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有关硅元素的存在和动物饲料的分布和使用 1.1 有机硒酶的分离 硒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动物体内,其主要以含硒酶和含硒蛋白质两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其中含硒酶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1)、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4)、5′-脱碘酶以及其他含硒酶等。硒在生物样品中主要以含硒氨基酸和含硒蛋白质、硒多糖等有机硒化合物形式存在。 1.2 有关tea元素的分布,请参阅 动物体内硒的含量一般为0.05~0.2 ppm,其在机体内的分布见表1。各国对动物饲粮硒含量的标注不同,我国对动物硒的需要量见表2。 2 钙的作用机制以及体内的代谢、吸收和排泄 2.1 执行机制 2.1.1 细胞损伤与细胞功能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可防止因自由基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堆积所造成的细胞及亚细胞的损伤,维持细胞膜结构完整与功能正常。当机体的摄入量达到需要量时,便可起到保护肝脏、心脏和延缓人体衰老的作用,当机体摄入量达到中毒水平时,会引起贫血,红细胞、白细胞显著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增加等症状。 2.1.2 参与q基因合成,促进丙酸钠脱羧,提高二氧化二羧酸氧化氧化的活性 当硒在体内比值过高时,硒与许多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疏水基发生作用,使脱氢酶丧失活性,生物氧化链上的节被破坏,细胞呼吸功能逐渐减退。 2.1.3 对机体正常代谢的作用 甲状腺的功能是提高维持基础代谢和促进生长激素的合成,T3和T4共同作用完成甲状腺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生理功能。且T3还参与生长激素的合成,提高胰岛素的水平,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与周转,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硒与甲状腺Ⅰ、Ⅱ、Ⅲ型脱碘酶的活性有密切关系,能通过影响其生物活性而调节甲状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2.2 吸收、运输和排泄 2.2.1 含硒饲料、无机亚硒酸盐 硒主要在十二指肠进行吸收。绵羊的瘤胃和真胃以及猪胃中都没有硒的吸收。天然的含硒饲料或是无机的亚硒酸盐,硒的吸收率都相当高。硒在反刍家畜可能主要以蛋氨酸硒和胱氨酸硒的形式吸收(35%~85%),这是由于瘤胃微生物将无机硒的日粮硒结合进蛋氨酸的结果。 2.2.2 硒的贮藏处理 吸收后的硒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血浆中运送到所有的组织,在各组织中硒主要以蛋氨酸硒和胱氨酸硒的形式贮存。硒被结合进入红血球、白血球、肌红蛋白、核蛋白、肌球蛋白以及一些酶类,包括细胞色素C和醛缩酶。 2.2.3 不同畜禽的出现量对硒污染的影响 硒主要通过肺、粪和尿的途径损失。各途径排出之比例取决于饲喂的途径、组织硒水平以及不同的畜禽种类。在低剂量口服硒时,硒大量从粪中排出;随着进食量的增加,粪中损失相当稳定,而呼气中排出的硒却不断增加。补硒水平适度时尿硒损失先增加后减少。粪中损失的硒主要是未吸收的硒,但也包括了从胆汁、胰管和肠黏膜细胞中排出的部分硒。 3 检测气体的方法 目前测定生物样品中硒的常用方法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活化法等。 3.1 分布特点特性 极谱法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解分析法,具有仪器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硒元素的分析测定中应用最广。有研究表明,利用催化极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硒,检出限为2.0×10-7mol·L-1,相对标准偏差5%。 3.2 线性范围及回收率 宋凡等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中的硒含量,硒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检出限为0.4 ng·m L-1,线性范围为0~400 ng·m L-1,相关系数为0.99991,回收率为96.1%~101.8%。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饲料添加剂及预混料中微量元素硒含量的检出限可达9~10级,所用试剂毒性小,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精密度好,线形范围宽。 3.3 分析中子活化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定硒含量,具有微量、快速、准确的优点。但由于所需设备不宜为一般实验室所具备,未得到广泛应用。 3.4 有机碳吸光度的测定 王莲芳等以3,3′2二氨基联苯胺为显色剂,置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20 nm处测定有机物中的硒的吸光度。操作过程简便,易于控制,成品低,无需特殊试剂和仪器。反应络合物稳定,线性关系好,准确度高,易于推广,特别适用于富硒生产条件优化过程中硒含量的检测。 3.5 炉原子吸收法存在的问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存在较多问题,如挥发损失较多、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的测定原理为其在测定过程中可将待测定元素转化成气态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