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克特的小说创作与理论.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贝克特的小说创作与理论 我们之所以需要讲故事,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给它一个没有解释和隐藏的符号。……我们传统中伟大的故事之主要功能,也就是在于提供一个最难以解释的符号。 ——J.希利斯米勒(1) 在当代世界文坛,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可谓是一位反传统的权威,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形式实验而备受西方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最能体现他独特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的作品应该是他创作于1947至1950年间的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之死》和《难以命名者》),它代表贝克特整个小说实验的巅峰。而最后的《难以命名者》更是一部极端反传统的、没有情节、没有段落划分、没有标点符号、甚至没有人物的“反小说”,正是这部小说将贝克特的自我探索和形式实验推向极致,使他的写作陷入僵局,因此它可以被看作20世纪实验小说之集大成者。关于三部曲的前两部,笔者曾分别从“精神分析与叙事话语”和“后结构主义诗学与元小说”的层面进行过研究和阐释,(2)揭示了贝克特对作者与作品、写作与探寻自我等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后结构主义大师们所宣称的“作者之死”的隐喻。本文试图从《难以命名者》与解构主义理论之间的互文关系入手来探讨其“叙事”、“语言”与“写作”之维,并透过这一维度展示贝克特小说与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诗学之间的必然联系,进而揭示贝克特小说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后现代审美特征。 一、 叙述者的共同观念 贝克特小说的真正意义及其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形式实验,更在于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见和对后现代主义诗学的预设。早在20世纪40年代或者更早,贝克特就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小说创作对日后所谓的后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实验,他的小说三部曲可以说是开后结构主义先河的后现代性文本——是集荒诞性、实验性、哲理性、讽喻性、解构性于一身的理论小说。虽说这种小说展示的是一个极其荒诞、混乱的小说世界,但这种混乱却又是一种“以高度的理性井井有条组织起来的混乱。”(3)如我们所要分析的这部《难以命名者》,表面看似怪诞离奇、晦涩难懂,但实质上它是一个比哲学著作更好的思想载体。小说以讽拟的方式生动地演示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理论思想,揭示了“作者之死”、“人之死”和“主体消解”之后的小说发展趋势以及后现代审美特征。难怪后现代文论家福柯、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等经常到他的作品中去寻求灵感,以考证他们的理论。贝克特的理论小说与后现代理论大师们的理论似乎是互为注脚、互为印证的关系。 贝克特的小说从形式上展示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进程,一个向着自我的核心也就是所谓的“理想核心”(the ideal core of the onion)的掘进过程,(4)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意义并产生新的意义的过程。三部曲中的主人公兼叙述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写作者、探寻者和旅行者,三部小说都表现了主人公的旅行或漫游,但他们漫游的方式却各不相同。《莫洛伊》中的两个主人公首先是身体旅行,并且是朝着既定目标的实实在在的旅行,尽管他们的旅行也象征着对精神世界的探索;《马洛纳之死》表现了一个老人于弥留之际的精神漫游;而《难以命名者》的叙述者却是在文字的迷宫中游戏,所以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文字和叙述的旅行。不难看出,贝克特的小说三部曲表现的是从身体的旅行逐渐到精神的漫游再到文字和叙述的旅行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也就是由动态向静态、由外部世界向内心世界,然后再从内心回到文本世界、从语言到沉默的发展过程。 保罗德曼在《阅读的寓言》中指出:“所有文本的组成模式都包含一个比喻和对它的解构”。(5)贝克特的三部曲可说是对西方文学及诗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从人本主义向实证主义、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的演变过程的隐喻。如果说《莫洛伊》揭示了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全部精神活动,即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与互动过程;《马洛纳之死》隐喻了作者权威的逐渐消失和作者的死亡;那么《难以命名者》作为一部解构主义寓言,则是对写作和叙事本身的隐喻。后结构主义已不再将叙事作为讲故事的方式,而是把它视为“一种思维与存在的方式。”(6)《难以命名者》就是对解构主义思维方式的呈现。因此,从理论性虚构的角度,这部小说是对前两部小说的超越,如H.波特艾伯特所评论的,“《难以命名者》似乎展现一种虚构的来世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小说死亡之后,作者所持的态度。”(7)这里所谓的小说死亡,显然是指传统小说模式之解构和罗兰巴尔特所说的“作者之死”,同时也暗示了约翰巴思所担忧的“文学的枯竭”。(8)从叙事话语的层面看,这部小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小说形式的开始,用贝克特自己的话,即是“无法言说的文学”(literature of unword)(9)的开始。福柯和德里达或许受到了贝克特“不可表达”的观点的启发,因而“难以命名”(unnamable)、“不可言说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