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小儿腹泻患者护理常规.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院儿科小儿腹泻患者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更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的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的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I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成分,加上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的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细菌感染(不包括这一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2.肠道外感染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喂养不当 不正确的喂养方法、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的突然改变等因素可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 1.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而加重腹泻。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三、护理评估 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各有其特点。 (一)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偶有恶心或呕吐。一般无全身症状。一天大便可达十次左右,每次大便量不多、呈黄色或黄绿色,粪质不多,水分多时大便呈"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 2.重型腹泻多为肠道内感染所致。起病较急,除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发热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1)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每天10余次至数十次,呈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混有胃液,味臭。常有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严重者吐咖啡样液体,系因胃黏膜少量出血所致。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及少量白细胞。 (2)脱水:由于腹泻造成水、电解质丧失及摄入量减少所致。 1)脱水的程度:一般根据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及尿量等临床表现把脱水分为轻、中、重三度。 2)脱水的性质:不同病因引起的脱水,其水和电解质丢失的比例不同,可导致体液渗透压的不同改变,据此,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高渗性脱水三种。其中以等渗性脱水最为常见,其次为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少见。钠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所以常用血清钠来判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①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出现一般脱水症状。②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清钠<130mmol/L,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伴较长时间腹泻者,或腹泻时口服大量清水、静脉滴注大量非电解质溶液等。由于其渗透压低,水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液进一步减少,所以在失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其脱水表现较重,除有一般脱水体征(皮肤弹性减低,眼窝及前囟凹陷)外,易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四肢厥冷、皮肤发花、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等休克症状。由于细胞内液不减少,初期口渴不明显,低钠严重者可致脑水肿,出现嗜睡、惊厥、昏迷等。③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清钠>150mmol/L,多见于腹泻伴高热、饮水不足或输入电解质液过多等。由于细胞外渗透压高,细胞内水分向细胞外流动产生细胞内脱水,表现明显口渴、高热、烦躁不安、皮肤黏膜干燥、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 (3)代谢性酸中毒:由于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摄入热量不足引起酮体血症;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使组织灌注不良、缺氧和乳酸堆积;肾血流不足、尿少、酸性产物潴留等。因此,腹泻时,绝大多数

文档评论(0)

小刺猬知识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药学、临床药师持证人

主管药师、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美国MTM药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3日上传了中级药学、临床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