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病因、诱因特点及预防措施.docx

心源性猝死病因、诱因特点及预防措施.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源性猝死病因、诱因特点及预防措施 心脏猝死(cpd)也称为心脏猝死或心脏猝死,它指的是心脏疾病和事故,以及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突然和意外死亡。死者大部分是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作,短时间内死于院外,很少有机会进行详尽的临床检查和救治。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各种不良情绪如愤怒、紧张以及精神、情感应激及轻微外伤均可触发SCD。因此减少不良刺激和人群中的过激行为、避免外伤等对预防SCD有一定意义。 1 数据和方法 1.1 数据收集 研究对象为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病理教研室2000~2005年间完成的178例心源性猝死的尸体解剖案例。 1.2 纳入标准 符合1982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急救医学会议上提出的标准的案例。 1.3 排除标准 其他系统病变致死、暴力死、衰老死亡案例。 1.4 期尸检案例总数 本组资料男性112例,女性66例。占同期尸检案例总数的25%。结合案情资料、尸体解剖资料及回顾性随访资料,按照性别、年龄的分布、诱因、心脏病变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 2.1 儿童患者scd病因分布 本组资料中,SCD原因以冠心病最为多见(37.1%),其余依次为心传导系统病变(24.7%)、心肌病(13.5%)、心肌炎(13.5%)及其它。SCD病因与发病年龄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组以先天性心脏病多见;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瘤及慢性缺血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余多见于青壮年。部分死者同时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变。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发病者较女性多。SCD发病年龄、性别与病因分布见表1。 2.2 情绪刺激、手段应用影响 本组178例SCD中132例具有明显诱因,包括与人争吵、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被司法审讯、撕打与外伤、手术、静脉输液等治疗刺激及劳累、体力活动增加、饱餐、饮酒等,其中以轻微外伤、精神因素、劳累作为诱因最为多见(86.4%)(表2)。 2.3 负瘪案件的概念 在具有明显诱因的SCD中绝大部分113例(85.6%)处在负性生活事件中,负性生活事件是指家庭经济情况差、工作紧张、子女就业困难、夫妻感情不和、饮酒吸烟史、不良生活方式等。根据案情及临床资料,另36例无明确诱因SCD中,亦有22例生前处于不同程度的各类负性生活事件中(表3)。 3 讨论 3.1 人群scd的预防 本组178例心源性猝死者中132例具有明显诱因,占总观察数的74.2%,这说明减少不良刺激和人群中的过激行为、避免外伤等对预防SCD有一定意义。 3.1.1 临床表现与治疗药物 在SCD诱发因素中,精神因素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主要有焦虑、激动、愤怒、惊恐、抑郁、紧张等。一般认为:精神紧张情绪过度激动可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和缩血管中枢,使交感-肾上腺素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增加心脏工作量;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多,病变的心肌不能担负交感神经兴奋等所造成突然增加的代谢负荷,导致急性心力衰竭而猝死。此外,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易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而猝死。本组有43例(32.6%)的诱因为精神因素,以争吵(27例)、情绪激动(12例)为多,如有死者在与邻居口角时,无任何身体接触,突然倒地死亡。 3.1.2 血液循环突变 较剧烈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都能使心脏负荷急骤增加。对于患有潜在性心脏疾患的人,尤其是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可因血液循环突变,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功能不全而猝死。本组有9例(22.5%)是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猝死,以跑步、球类等运动多见;另有31例(77.5%)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猝死,如一男性死者生前连续上网30余小时,猝死在网吧。 3.1.3 临床表现及死亡情况 一般指局部组织结构、器官的轻微损伤。轻度损伤虽不足以构成致命伤,但由于机械作用,可致疼痛或兼有精神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心脏工作量增加导致猝死。疼痛引起的猝死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而造成。本组有35例(26.5%)是在轻微外伤后猝死,外伤多集中在头面部及胸腹部,四肢外伤较少引起猝死。如在劝架时,面部部误受拳击而发生猝死。 3.1.4 心肌缺血原因 饱餐时可通过吞咽动作和胃肠道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正常情况下心脏是具有这种调节能力的,但当心脏有明显器质性病变时,易造成心电不稳定和非同步性,诱发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逸搏节律,甚至心脏停搏,从而发生猝死。饱餐的同时,胃肠消化蠕动致胃肠扩张而血流量增加,加上膨胀的胃体致隔肌上移,势必使胸廓扩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均可使心血量减少而加剧心肌缺血。本组有6例(4.5%)猝死出现在饱食后15~60 min。 3.1.5 有极量限制 便秘用力大便时,血压、心率及心脏负荷为正常排便的5倍,用力排便、屏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