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德与品.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德与品 学校管理的概念和风格是高度总结的,是学校管理传统和教育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教育价值的基本象征之一。这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差异, 中西方学校的校训各有特色, 而中西方教育价值的取向也体现在校训中。因此, 通过校训这一视角, 研究中西方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中国学校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 道德教育的渊源 中国学校的许多校训中, 都有一个“德”字或“品”字。例如: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香港大学的“明德格物”, 台湾大学的“敦品, 励志, 爱国, 爱人”, 大部分学校的校训都引经据典, 可从古典文献中找到渊源。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来自《周易》中“乾”“坤”两卦的卦辞:“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丰富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以及宇宙伦理的道德规范体系, 并有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1所以, 中国文化被称为“德性文化”。 《大学》开首的第一句“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更是为许多学校普遍使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是以“求善”为主旨, 重道轻艺, “百工”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 这种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区别于古希腊对“求真”的关注。2 (二) 大学的管理 在分析所收集的101则校训中, “团结”出现了48次, 是校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例如, 北京理工大学的“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的“厚德, 博学, 敬业, 乐群”, 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等。不论是“团结”、“乐群”还是“爱国荣校”都反映了中国人在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即重群体轻个体, 重义务轻权利, 这一思想受古代集体协作活动的影响。 (三) 性静以“思”志“学” 许多校训里使用了“思”字。例如, 西安理工大学的“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静思”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古之圣贤多强调“静”, 认为“性静者可以为学”;强调“积学”, 如, 陕西师范大学的“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 认为学习是一个安静的、积累的过程, 无须更多的探索以及个人创新。 (四) “勤内在”,以“业精于勤,荒于越界” 在分析校训时, “勤奋”出现了46次, 唐代教育家在《进学解》中用“业精于勤, 荒于嬉”来勉励青年勤奋学习。可见, 在国人的教育观念中, “勤奋”备受关注和倡导。这体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天道酬勤”的务实思想。 (五) “厚德”如何做? 中国的校训, 形式上, 工整对仗, 言简意赅;内容上, 大多饱含誓言睿语, 耐人寻味。可究竟什么是“厚德”?如何才能做到“止于至善”?各学校对此并无明确的解释。这种模糊的、直觉性的致思途径, 使得我们的德育特别注重学生个人对客观对象的内省和体悟。 二、 在西方学校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 培养你的人生 在西方的校训中, 几乎找不到与“德”相类似的提法。如, 剑桥大学的“剑桥——求职学习的理想之地”, 芝加哥大学的“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耶鲁大学的 “真理和光明”。张岱年先生曾说过:“在古希腊、罗马, 人们关注的重心不是人际伦常关系, 而是大自然和人类思维的奥秘。西方以‘求真’为目标的学术范式一脉相承, 宇宙论、认识论与道德论各自独立发展, 虽有联系, 但从未混淆不分。”3西方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上, 认为认知价值超过了道德伦理价值。 (二) 独立的部分气 在西方的校训中, 几乎没有 “团结”的提法, 感觉到更多的是“自由”、“独立”的气息。如, 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这些校训凸显了西方的办学理念, 体现了西方学校注重学生个体自由发展、提倡学生“特性学习”的特色。 (三) 家的“从做”学校、“从做”学校、“从做”学校等 西方实用主义强调实践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许多教育家倡导“从做中学”。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 也学会动手”, 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四) 杜克大学的“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早期, 西方国家的学校几乎都是由教会创办的,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宗教的意志, 制定校训也不例外。如杜克大学的“追求知识, 信仰宗教”, 直接体现了宗教在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牛津大学前任校长科林·卢卡斯曾说:“我们的校训由拉丁文写成, 意思是上帝是我的光明, 这是有宗教意味的, 因为我们的学校是在宗教和教堂盛行的时候建立的, 但是, 它传递的是真理, 当然是有宗教意味的真理。”4 三、 我国当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