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儿高》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寄月情思”.pdf

从《月儿高》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寄月情思”.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艺 术 广 角 从《月儿高》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寄月 情思” R E V I ⊙朱家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南昌 330038] E W ⊙夏多玲[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南昌 330031] 摘 要:在诗词繁荣的唐宋时期,古体诗词中的格律与词谱本身就是一种音乐体裁。可惜的是,那种“曲高和寡”的音 乐只能让那些在深宫岁月中生活的帝王将相与才子佳人们享受。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也与时俱进,它回归到了最 能反映广大百姓心声的位置。正当古代乐坛发生深刻变革,寻求最广大的百姓认可的时代,《月儿高》应运而生。这曲 千古绝唱,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键词:《月儿高》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文人音乐 唐诗宋词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对悬挂在九天、遨游于苍穹的天体———月亮寄予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人类关 于月亮的猜想、寄思与追求,犹如汹涌不绝的大江,生生不息,浩浩荡荡,永无止境;我们对月亮情有独钟,皆因千 古的期盼与呼唤将它神圣化了。因此,当游子“独在异乡为异客”时,他能望月寄托他的乡愁;当胸有宏图、志如苍 鹰的人望着它时,更能激起他豪情万丈、矢志不渝地追寻前人没有追寻到的奥秘;当孤独无助、潦倒于生命旅途中 的人望着它时,他伤痕累累的心灵便能获得一丝丝慰藉;当幸福的人望着它时,顿觉浪漫如仙、锦程万里。历代文学 巨匠和音乐大师们,当他们深知广大百姓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及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怀需要用某种形式永恒地表白 于这个世界时,便拿起了如神的巨笔如意一挥,写就了千古华章与绝唱。文学与音乐这对与生俱来的孪生兄弟,在 历史的长河中,总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与完善,正因如此,它们才能从一次次的繁荣达到一次一次的辉煌巅峰。 《月儿高》沿袭着千年传承的文化模式,它与历史上许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样,“月”始终是不变的载体。在嘉 庆年间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有关于最先出现的乐谱版本《月儿高》的琴谱,其后有注释这样说:“《月儿高》相 传是唐明皇李隆基遨游广寒宫时所演奏的音乐。”最早出现的《月儿高》版本是华秋萍先生传译的《琵琶谱》,而后 来李芳园先生在重新编排《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的时候,认为这首乐曲的形象特征与白居易先生的绝句诗 篇《霓裳羽衣舞》里面所谈到的场景与情节相仿,所以将其改名,称作《霓裳羽衣曲》。《月儿高》那清雅典丽的风格、 古色古香的气息、优美柔曼的旋律,本身就蕴藏着舞蹈动律和抒情韵味,曲式结构也接近唐代歌舞大曲的体制。但 是,就音乐本身来说,《月儿高》描写了月亮从海上徐徐呈现,经过环绕后落月于西山的这一自然场景过程。它用优 美的旋律仿真般地模拟出浩瀚的海涛和涓涓的细流;匠心独具地运用音乐的起伏手段,给听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