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4月)大联考地理试题.docx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4月)大联考地理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4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为试附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为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凰。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笞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凰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消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建成。下图为“我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员在罗斯海新站(75°S,164°E)极昼期某日间隔2小时拍摄的太阳照片合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图最可能拍摄于( ) A. 2月8日 B. 3月4日 C. 12月8日 D. 1月4日 2. 拍摄甲照片时,镜头朝向最可能是( ) A. 偏南 B. 偏东 C. 偏北 D. 偏西 3. 拍摄乙照片时的太阳高度约为( ) A. 10° B. 20° C. 30° D. 40°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罗斯海新站位于75°S,出现极昼的时间段是太阳直射15°S南移至23°26′S再北移至15°S的时间段。由太阳直射点每3个月移动23°26′S可知,平均每4天移动1°。因此可计算,太阳直射点由9月23日直射赤道往南到直射15°S,移动了15°,大约需要2个月,即极昼开始的时间是11月底;太阳直射点由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23°26′S往北到直射15°S,移动了8.5°,大约需要1个月,即极昼结束的时间是1月底。因此罗斯海新站出现极昼的时间段约在11月底~次年1月底。图中子夜太阳最低时并未完全出露在地平线上,表明此时当地处于理论上极昼开始之前几天或极昼结束后几天,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题详解】 由图可知,乙位置太阳位于最高点,位于正北,约在地方时12时前后,结合图中0时太阳位于正南,甲位置约在地方时6时前后,此时太阳在偏东位置,镜头朝向最可能是偏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题详解】 当日0时,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说明当日罗斯海新站正好出现极昼;乙位置太阳高度最高,最可能是正午时刻,此时的太阳高度是正午太阳高度。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是罗斯海新站(75°S,164°E)处于理论上极昼开始之前几天或极昼结束后几天,太阳约直射15°S,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减去太阳直射点与当地纬度的差值,计算可知,当日罗斯海站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最北到达北回归线(23°26′N),最南到达南回归线(23°26′S)。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后北移,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到北回归线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又回到赤道;此后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时,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然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春分日回到赤道,依此循环往返运动。太阳直射点每3个月移动23°26′,平均每4天移动1°。 下图为“某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山地的成因是( ) A. 岩层软硬不一受差别侵蚀而成 B. 两断层间岩块上升形成地垒山 C. 背斜轴部的岩石上拱隆起成山 D. 向斜槽部岩石不易被侵蚀而成 5. 与甲—乙间地形地质剖面图相符的是( ) A.??B.? C.??D.? 【答案】4. D 5. A 【解析】 【4题详解】 山地一般位于区域海拔最高处,由图可知,图中海拔最高处的海拔大于700m,位于最新的岩层上,岩性应一致,A错误;图中没有关于断层的信息,B错误;图示山地位于最新的岩层上,两侧岩层较老,是向斜构造的槽部,因受挤压,岩性致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C错误,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由等高线数值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两端较甲乙中间处海拔较低,BD错误;甲乙处岩层较新,中间的岩层最新,说明甲—乙间是向斜,向斜岩层向下弯曲,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塑性变形,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就是褶皱。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其类型可以根据岩层的形态和新老关系进行判断。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