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学习目的; 新生儿是指… … 。 围生期是指… … 。 分类: 按胎龄: 足月新生儿:胎龄满37周到不满42周者 早产儿: 胎龄超过28周到未满37周者 过期产儿: 满42周以上出生者;按出生1小时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4000g 低出生体重儿: 凡出生体重低于2500g者。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于1500g者。 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低于1000g者。 巨大儿: 体重超过4000g者。 ;按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 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 第10百分位数以下者。 适于胎龄儿:在第10~90百分位数之间者。 大于胎龄儿:在第90百分位数以上者。 按生后周龄: 早期新生儿:指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指生后2~4周的新生儿。;高危儿:;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与护理;正常足月??与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循环系统 1.胎儿血循环→正常血循环,卵圆孔与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2.新生儿:心率快,90~160次/min 早产儿:心率更快,120~160次/min 3.四肢末梢易发凉或青紫。;消化系统 1.易溢乳:贲门松弛,幽门紧张,胃呈水平位。 2.毒素易入血→中毒症状:肠管长,管壁薄,通透性高;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早产儿各种消化酶↓、胆酸↓→脂肪消化吸收↓ 4.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生理性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更重,且更易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6.生后24h排胎粪,3~4天后转黄色大便。 ;泌尿系统 1.排钠、钾、BUN功能↓→易水肿。 2.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碳酸氢根肾阈值低,排H+能力差。 3.生后24h排尿,第1W内排尿可达20次/d。;血液系统 1.初生时RBC(5~7) ×1012/L, Hb150~220g/L,早产儿稍低。 Hb中70%为胎儿血红蛋白(HbF)。 2.初生时WBC:足月儿(15~20) ×109/L 早产儿(6~8) × 109/L 3.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淋巴细胞为主. 4.Plt: (200~300) × 109/L;神经系统 1.脑重300~400g,占体重10%~12%。(成人仅2%) 2.脊髓相对长,末端在第3~4腰椎水平。(腰椎穿刺应在下一椎间隙) 3.大脑皮??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4.出生已具备的反射:觅食,吸吮,握持,拥抱。 生后数月消失,疾病时出生后即消失。早产儿不易引出。 5.新生儿后期:病理反射克氏征、巴氏征、佛氏征可阳性,无病理意义。;体温调节 1.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大,体温调节差,棕色脂肪少,因而易散热、体温易波动。 可发生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糖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早产儿尤甚。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中性温度)至关重要。 3.夏季应防脱水热。 中性温度:能使人体维持正常体温、需氧及能量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能量和体液代谢 1.热量需要:100~120kcal/kg·d。 2.水需要:头几天50~100ml/kg·d→110~150ml/kg·d。 3.钠需要:足月儿1~2mmol/kg·d 早产儿3~4mmol/kg·d 4.钾需要: 生后10天内较高,不需补。 以后: 1~2mmol/kg·d ;免疫系统 1.皮肤、粘膜、脐部屏障功能差→易擦伤、感染。 2.白细胞吞噬作用差→易感染。 3.IgG↓、IgA和IgM缺乏→易呼吸系、消化系感染。 4.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抵抗力↓→易患败血症。;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生理性黄疸:后述。 2.“马牙”:上腭中线、齿龈、齿槽见散在黄白色小点,生后数周至数月消失。 3.乳腺肿大及假月经:生后3~5日见乳腺肿胀、 少量乳汁,2~3W消退;女婴生后5~7天阴道 流出少量血液,1~3天消退。 4.生理性体重下降 5.新生儿脱水热:少数新生儿在生后3~4天出现一过性发热,体温骤升,有时可达39℃左右,但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及包被过度者多见。及时补充水分或糖水,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合理护理、保暖可减少其发生。;足月儿及早产儿护

文档评论(0)

雪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