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pptx

高中语文课件: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的语言 考题示例审题明向(1)(2020·天津高考)“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2017·山东高考)“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3)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赏析。1.根据题干确定是分析一般性炼字还是赏析诗眼。2.炼字题题干明确“炼字”特点的字眼(“更佳”“生动”“传神”“特征鲜明”等),限定了艺术特点赏析的范围。3.题干中“说明理由”“简要分析”之类的指令性字眼明示了答题的具体方向。 炼字角度表达作用炼动词使诗歌有动态之美,取得化美为媚的效果。炼形容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炼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炼数量词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炼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突出强调的作用。炼颜色词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第一步,析本义“数声”,几声,直言笛声多;“一声”,偶尔一声,极言笛声少。第二步,描情景“数声”:牧童的笛声,伴着晚归的农人,多而热闹。“一声”:傍晚牧童归来,一声笛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第三步,说效果“数声”:和颈联中的“酿酒迎新社”的热闹、喜悦形成呼应,也和首联绿植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的宁静优美环境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清幽,更有利于营造宁静和谐的乡村氛围。 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第一步确定诗眼第二联中的“摇”“滴”分别是这两句诗的“诗眼”。第二步整体点明地位这两句诗是景物的实写,其中“摇”“滴”两个动词最为生动,描绘了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微波涌动,它们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好像从月亮上滴落的美好画面。第三步分析作用这两个字以动写静,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使景物富有情趣。 考题分析作答方向(1)(2020·浙江高考)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2)(2018·全国卷Ⅰ)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关键词:含意)(3)(2017·全国卷Ⅰ)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关键词:精妙之处)要注意根据题干要求,明确诗句所要赏析的范围。题干中有明确指向的,要作针对性赏析,不可超出赏析范围,如题目(1)仅赏析“写法的妙处”,题目(2)仅赏析诗句的“含意”。题干中没有具体指向要求的,要根据诗句在全诗中的位置,从含意、手法、情感、结构等角度全面赏析,如题目(3)即从各方面赏析诗句妙处。 第一步:理解意蕴《秋江送别》后两句的意思是:谁说江水是一个小小的区域,成了故乡和异乡的分界线。《送柴侍御》后两句的意思是: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第二步:多角度赏析首先,从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但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 第二步:多角度赏析其次,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最后,抒情方式上,“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考题分析作答方向(1)(2021·全国乙卷)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2)(2019·全国卷Ⅲ)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