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说课).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4 3 探究燃烧的条件 4 4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实验教学目标 实验内容及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 01 02 03 04 05 06 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初中化学鲁教版第五单元的实验内容。燃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是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燃烧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日常生活中防范火灾的意识,同时也为第六单元学习燃烧与灭火、燃料的充分燃烧等做好了铺垫。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验证燃烧的条件。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好奇心较强,对探究实验比较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但是学生通常只是按照课本要求盲目地做实验,缺乏选择性和创新能力,因此对于本节课的设计我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每组提供多种药品、仪器,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有创新的余地。而且选用的实验用品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 二、学情分析 三、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燃烧的条件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点:改进实验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验 教师演示实验 方法 多媒体视频演示 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内容 学生交流、讨论 01 02 03 04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学生探究,小组合作 教师演示,实验创新 五、教学过程 实验小结,总结提升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环节一 火带给人类光明和温暖!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环节一 火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 五、教学过程 环节二 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01 02 03 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 探究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每组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 烧杯、镊子、酒精灯、木条、石条、煤条、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矿泉水瓶碎片、燃烧匙、薄铜片、蜡烛、玻璃片、集气瓶、酒精、热水、棉花团 五、教学过程 各小组展示汇报实验成果 五、教学过程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与氧气接触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三 探究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 ①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②为什么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为什么给水中的白磷通入空气后燃烧? 引导学生分析: 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铜片上的白磷直接在空气中燃烧对环境产生了污染。②为了使水下白磷燃烧,还需要再另外制取氧气,实验复杂 。 讨论:该实验存在什么缺点,如何改进? 1、向大烧杯中放入一个倒立的橡胶塞,再加入80度左右的热水,橡胶塞上放入适量白磷,热水表面再放入一个锥形瓶,瓶中依次放入小石子、红磷、白磷, 过一会锥形瓶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及时塞上套气球的单孔橡胶塞,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石灰水。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三 教师演示创新实验 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冷却后向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石灰水可以反应掉锥形瓶中的有毒物质。 创新优点: 2、直接将一支空的大试管垂直插入水下,试管口对准白磷所在位置,罩住水下白磷和橡胶塞,水下白磷燃烧。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三 教师演示创新实验 燃烧产物直接被收集在试管内,冷却后倒入石灰水反应掉污染物;同时该实验不用再另外收集氧气,操作简单。 创新优点: 五、教学过程 环节四 实验小结,总结提升 火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1、本实验课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展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特色。 2、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充足、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学习情绪饱满、教学效果较好。 3、通过对课本实验的该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实验方案都主要由老师在引导设计,没有让学生独立完成,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将教材中给的固定实验改成学生开放实验,选用的学生实验用品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仪器药品,能够使学生逐步养成创新能力。 将红磷、白磷燃烧实验改进后整个实验都是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减少白磷、红磷燃烧造成的环境

文档评论(0)

139****2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