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插秧歌》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学生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感受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师:在正式上课前,我们先来观看插秧的视频。(播放视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在插秧农忙时节我们能够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也能感受到劳动之美。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一幅生活图景,一起来学习《插秧歌》。 二、目标导航: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三、初读感悟: 活动一:朗诵竞聘展诗意 假如班上要选拔同学参加学校的诗歌朗诵会,《插秧歌》为指定的朗诵篇目,请你跟着诗歌配乐进行朗诵,展现自我的朗诵风采。 师:在朗诵之前要思考:这首诗歌的朗诵节奏是怎样的?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诗歌的情感基调又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让1位同学跟着配乐朗诵。 教师点拨:(1)七言律诗的朗诵节奏:①若按节拍可划分为“二二二一”, 如:田夫/抛秧/田妇/接。②或“二二一二”,如:唤渠/朝餐/歇/半霎。 (2)诗歌中需重读的音:抛、接、插、拔等动词。 (3)诗歌的情感基调:欢快。诗人用“湿到胛”“低头折腰”等词语写出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在朗读时要重视情感的把握。 学生活动:集体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四、文本细读 活动二:录制视频显诗境 假如诗歌朗诵会需要你提供一个朗诵背景视频,你会展现《插秧歌》中的哪几幅劳动图景?请用简洁的四字词语概括你所拍摄的图景。 (提示:可运用诗歌中出现的动词来总结概括。) 师示范:老师先选择首联第一句进行图景的概括,首联选取其中的动词将第一句概括为“插秧抛秧图”,同学们参照这个范例概括出剩下的四幅图景,诗歌的首联包含两幅图景,诗歌后三联可以分别概括为三幅图景。 学生活动:点名让1位同学概括剩下的三幅图景。 (明确:拔秧插秧图、雨中插秧图、田妇呼唤图、田夫应答图) 活动三:艺术手法绘图景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这五幅图景?这些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效果? (学生用3分钟的时间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进行批注,随后点名让两个学生回答) 明确:①动作描写。“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劳动的秩序美) ②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劳动的忙碌美) ③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简洁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劳动的勤劳美) ④细节描写。诗歌后两联写农妇唤丈夫休息片刻,而丈夫手里只管继续插秧,让农妇照管好家中的鹅和鸭,提防它们踏坏秧苗。这里可以体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观察得细致、体会得深刻,同时也突出表现了农人不辞辛劳、踏实肯干的劳动精神品质。(劳动的奉献美) ⑤语言描写。诗歌尾联写田夫的对答语言,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田妇赶紧管好那帮鸭鹅,不要作践了秧苗,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显现出农家人的勤劳朴实的精神品质。(劳动的朴实美) 活动四:诗歌风格显真情 《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趣、奇、巧、活,试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师:老师先选取“巧”这一特点,给大家做一个示范,让同学们有个明确的分析方向。 明确:“唤渠朝餐歇半霎”,是送饭人的话,有催促,有关心。但农夫不正面作答,而以“不答而答”的特殊方式提醒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诗中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内涵却很丰富,既有关怀,又有嘱托,还有作为一户之长的责任感。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