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水气的诗学分享与忧思-瘦西湖上关于汉语新诗的阐释与教育的谈话.docx

接水气的诗学分享与忧思-瘦西湖上关于汉语新诗的阐释与教育的谈话.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接水气的诗学分享与忧思 瘦西湖上关于汉语新诗的阐释与教育的谈话 ? ? ? ○中国新诗百年论坛·圆桌○(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合办) 接水气的诗学分享与忧思 ——瘦西湖上关于汉语新诗的阐释与教育的谈话 主 持 人:耿占春 大理大学教授 参 加 人:臧 棣 北京大学副教授 汪剑钊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颜炼军 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 时 间:2016年3月6日9:00-11:00 地 点:扬州瘦西湖 ■ 耿占春:我们承诺了在瘦西湖的船上,在三月扬州的风景中,就今天诗歌教育和现代诗的阐释问题谈一谈。诗教是一个悠久的传统,但对现代诗来说,无论是诗的教育还是诗的阐释,都与现代诗的实践脱节很远,不仅如此,人们还要回过头来,责怪现代诗看不懂等等。这么说来,诗的解释能力与现代诗的教育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是关联在一起的。我知道汪剑钊老师已经对诗歌教育写过一些东西,要么从你这儿开始? ■ 汪剑钊:坐在游船上,面对诗一样的风景,我们视而不见地谈论诗歌,实在有点浪费。这几年,人们说到新诗的很多问题,归根究底,还是出在教育上。而教育的问题,实际上还不完全是诗歌教育,它可能跟我们整个的语文教育有关。 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带出来一个跟诗歌有关的问题,即对诗如何理解。我曾经在《诗江南》杂志上主持过一个栏目叫“诗歌课堂”。创设该栏目的最初起因要追溯到七八年前。当时,我女儿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我意外地发现她辛苦地在背一首语文课本上的诗,这是她的作业。说实话,这真是一首非常低劣的作品,低劣到我甚至都不愿意将它称之为诗,只想将它称作一段分行的文字。作品题目是《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首所谓的“诗”,且不说表达的情感如何矫揉造作,充满了虚夸、肤泛的气息。实际上,它作为散文都是不合格的。通篇的散文化句式,其中有些句子还极其拗口。比如里面就有这样的句子: 他们开着卡车,运送水泥、钢材,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 伴着灯光,学习杂交水稻的知识,和着乐曲,翩翩起舞放声歌唱。 即使把这一节文字放在散文的形式中,它们也显得非常琐碎、拖沓,只能算仍然沾着口水的口语,根本谈不上什么诗的美感。“提着皮包,和外商谈判办厂”,你们试着念一下,是不是别扭?这里,作者使用了“江阳韵”,刻意设计了“厂”和“唱”的押韵,表面上看似乎取得了音乐上因复沓而形成的应和效果,但这种勉强的凑韵并不能带来很好的旋律感,而且因为随后接踵相连的“判”和“办”二字的出现,造成了极其拗口的发声,切断了人们自然的呼吸吐纳,根本无法在节奏上形成流畅、和谐的效果。 整首诗共有四十行,按照教学要求,这是一篇需要背诵的课文。我当时觉得特别无奈。一方面,我觉得这是很烂、很糟糕的东西,任由孩子去诵读,就像看着她吃有毒的食品;另一方面,我也没有办法阻止,因为,如果她背不下来的话,老师就可能在课堂上给她打零分。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关注起中小学课本上诗歌的篇目。根据不完全的浏览,我发现,中国大陆的语文课本所选的诗歌篇幅就很少,一本有三十篇左右课文的教材中,选入的诗歌可能仅有七八首,而在这七八首诗里面,新诗又大概只占有三四首的份额。更让人沮丧的是,这些好不容易被选入的所谓新诗,其被选入的眼光又是非诗的。其中绝大部分的篇目都跟诗毫无关系,甚至离得很远。为此,我后来有意写过几篇文章,针对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诗歌篇目提出了一些看法。我想告诉大家,它们为什么不是诗或者它们缺少了哪些诗的元素。我有个计划,写一系列文章,最后或许能够整理成一本书,题目就叫做“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诗歌篇目之批判”。我已完成了七八篇,发表后在诗歌圈内还是有点影响力,得到了不少朋友的鼓励和嘉许。如果能把这种反响扩散到社会上,效果可能更好。另外,我还有一个计划,就是除了批判以外,我们还应该做一个“立”的工作,告诉大家哪些诗歌可以被选入语文课本。现在有很多参与编选语文课本的人,他们对诗歌不了解,不知道哪些是好诗,哪些是垃圾。 ■ 耿占春:剑钊所谈的这个问题触及诗歌教育的根本性症结,语文教学跟意识形态有相似之处,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工程,而非为着唤醒学生对世界的感知、想象和语言表现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删除了孩子们心中不符合所谓正确标准的那些感受力,结果只能让一代人再次变得内心空洞、乏味,从一开始就删除了想象力与创造力。不仅一篇文章一首诗要有什么鲜明的主题思想,还需要政治正确,甚至情感正确,选择诗歌文本的时候是如此,教学与讲解的时候也是如此。所谓政治正确,情感正确,正确的观念,都是非常概念化的东西。这样就屏蔽了人的丰富的感觉、想象,就屏蔽了感受力。因为感性的事物、日常生活的感性经验,那些人们可以感觉的东西,其中并不提供什么政治正确或情感正确,也不提供什么所谓的主题思想,就像现在,对水的感觉,对一条河,对瘦西湖环境的感觉很难有什么政治正确,对它的描写也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浙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