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频考点+课时强化训练题】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频考点+课时强化训练题】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考视野和核心素养聚焦下的课时高频考点同步整合(人教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频考点】 一、课时主题内容概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大变革)时期,其主要表现有: 经济之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巨变):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水利的兴修和工商业繁荣,社会经济发展。 ②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与赋税制度变化有关),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③各国的变法客观上顺应社会变革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有力促使了社会的转型。 政治之变: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②分封制逐渐崩溃,郡县制开始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 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官僚政治演变 文化之变: ①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③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东周分为____春秋_____和___战国_____两个阶段。 2.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出现的三家分晋、田氏伐齐被看作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它深刻反映了以分封制、宗法制为特征的贵族政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诸侯对天子权威有极大的挑战,卿大夫对诸侯权威也有极大的挑战,这就是后来以郡县制为标志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原因。 ①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夺取了政权,统一趋势加强。 ②实质: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间的斗争。 3.BC256年秦国吞并周王室。 4.华夏认同: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主要原因是中原各国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在民族交融中,产生华夏认同观念。(礼仪之大谓之夏,有华章之美谓之华) ②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文化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族的观念得到发展,实质是华夏文化的扩大。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 ①时代特征:春秋时期处在奴隶制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处在封建制确立时期 ②战争目的:春秋时期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实现霸业、号令诸侯,战国时期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 ③战争性质:春秋时期是奴隶主之间的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是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 ④战争影响(结果):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国家统一打下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主要表现有: 生产工具(铁制农具)和生产技术(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新阶级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有了重大发展的表现有: 农业: ①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 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 各国的变法改革,重视农业 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私田取代公田),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 拓展: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是各国变法潮流出现的根本原因。 阶级关系上: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治上:频繁的战争也对各国提出变法革新的要求。 思想上:法家思想的推动。 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国进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商鞅变法: (1)BC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各国变法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2)主要内容: 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富国】 土地私有制确立,农业发展,国力增强。 ★★ 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兵】 ③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加强中央集权】 (3)商鞅变法的特点: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封建性质的变法;措施彻底:废除了井田制,强调废除世卿世禄制。 (4)商鞅变法的实质:变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变世卿世禄制为官僚政治,变土地国有制为地主土地私有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