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别样”的文明交流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出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在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课从经济与生活的角度,选取食物物种交流的主题,展现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多角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备了基本的历史分析能力。且本课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延伸课程,学生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6课和第7课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本课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2.通过对地图分析,了解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加深对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仍处于相对孤立、分散状态的理解。(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了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具体表现,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相对独立走向整体的重要节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能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辩证、理性地看待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影响,理解食物物种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5.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视角,认识食物物种交流中外来物种入侵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及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和其他地区食物物种交流的表现和影响;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食物物种交流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重庆小面。 教师设问,重庆小面的原材料小麦以及调味料辣椒、花椒等原产地在哪里? 让学生感知一碗日常的重庆小面并不简单,它是人类物质文明交流的结晶。从而引入新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第一幕: “多元”的文明——新航路开辟前的食物物种交流 呈现《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问题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学生通过读图指出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也存在一些跨州的食物物种交流。并进一步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受到交通等条件的局限。 教师通过读图指导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使学生感知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仍然处于相对孤立,相对分散的状态。 第二幕: “一体”的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呈现地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一、从新世界到旧世界:美洲物种的外传 教师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并通过直观的动态地图使学生了解美洲物种的外传情况。 问题2:根据《美洲物种传播简表》,概括美洲物种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特点。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称包谷。 ——(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注:李时珍(1518-1593年),明朝著名医药学家。1590年完成巨著《 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吴其濬(1789-1847年),清朝植物学家。1848年刊印出版《植物名实图考》,至今仍是植物学的重要著作。 思考1:观察两幅玉米图在细节上有何差异?造成两幅玉米图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两幅玉米图对研究明清时期人们了解玉米传播及种植有何史料价值? 从旧世界到新世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引导学生梳理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情况。 问题3: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主要特点。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