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VIP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时作业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2.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A.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3.19世纪中叶,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不包括 A.招揽传教士来华传播西学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引进和翻译西方书籍 4.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不断有周边藩国的质子来华学习。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质子留学生。这表明唐朝质子来华留学 A.扩大了理学对周边藩国的影响力 B.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藩国的钳制 C.有利于周边藩国国家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唐与周边藩国的平等交往 5.18世纪德意志诸侯奥古斯特二世为了得到127件中国瓷器,甚至不惜用600名萨克森近卫士兵交换。作家维兰德则化用《赵氏孤儿》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勤政爱民的贤明君主,颂扬了他充满儒家精神的治国方略。这些事例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工艺水平领先世界 B.启蒙思想来源于儒家思想 C.中西文明之间互相借鉴 D.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 6.下表为唐朝国子监与高丽国子监书学(书法教育)对比一览表。据下表,可知(???) 入学条件 年龄 教师 教材 课程 学制 考核 唐朝国子监书学 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通其学者 十四至十九岁 书学博士二人、助教一人 《国语》《三苍》《尔雅》《石经三体》《说文》《字林》 每十日休息一天,日书一纸 九年 (旬考)十日一小考,(岁考)每年七月大考结业评定上、中、下等 高丽国子监书学 八品以下官家及普通民家子弟 十四至十九岁 书博士 《国语》等儒家经典《说文》《字林》 日书一纸 九年 不详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唐朝对外交通很发达 C.唐朝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明有较强吸引力 7.“华夷之辨”是历史上时常探讨的主题,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侧重于“以华或礼(即华夏礼乐文明)变夷”;魏晋时期,“华夷之辨”的中心转向了“华梵(佛教)之辨”;到了明清时期,实际上蜕变为“中西文化之争”。这反映出(???) A.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改造作用 B.思想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懈追求 C.中外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源远流长 D.士大夫巩固汉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努力 8.对如图所示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B.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C.玄奘西行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D.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下图是利玛窦进贡的“自鸣钟”复制模型,利玛窦刻意将刻度盘上的计时单位从罗马文替换为子丑寅卵。利玛窦的做法意在(???) ?? A.传播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 B.冲击明朝士大夫的文化自信 C.促使民众生活日趋西方化 D.消解文化冲突以利传教事业 10.朝鲜王朝除每年定期的科举考试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选官考试,称为“别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这反映出(???) A.朝鲜王朝照搬唐朝制度 B.朝鲜国王都亲自主持科举考试 C.儒家思想对朝鲜影响深 D.科举制推动朝鲜社会全面发展 11.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中外交流主要局限于佛教的传播 B.佛教成为主流思想及普遍的信仰 C.佛教与道教及儒家思想相互融合 D.包容的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12.有人评价新文化运动时指出;启蒙思想家们简单地看待传统,进而企图以一种“浪漫主义”化的“科学和“民主”来覆盖中国的文明特性,将之作为解决现代化和文化认同的途径,这种取向显然是忽视了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观点(???????) A.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距 B.引发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是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理性反思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