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工程地质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工程地质分析 一.修建简介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 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 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 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 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 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 沱江,以除水害。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 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 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 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 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 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 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 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 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 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二.修建过程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 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 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 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 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 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 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 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之所以要修宝瓶口,是因为只 有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才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 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 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 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分水鱼嘴 的修建过程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 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 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 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 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 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 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 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 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 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 内外江水量的 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 3、飞沙堰的修建过程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 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 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 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 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 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 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 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 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 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 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 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在李冰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

文档评论(0)

166****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