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背景及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
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三学段的具体划分清楚
地揭示了数学教学过程的阶段性,但三阶段的教学不是相互割裂的,
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阶段性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
升的推进过程。其中作为第二学段内容的七年级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
础,要大面积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必须从七年级抓起.然而目前
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部分进入初中的学生成绩
明显下降,他们在学习方法、内容等方面都不能适应初中的数学学习,
这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问题,另一方面,部分教师没
有处理好与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也是一个
重要原因.搞好中小学数学学段衔接教学,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
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是摆在我们中小学数
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2.理论及实践价值:
(1)开展衔接教学的研究是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
平的有效途径。我校的生源比较复杂,主要是农村和父母外出打工的
学生。学生的学习基本上依赖于教师,依赖于课堂教学.而这些学生
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开展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
学中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
益,从而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开展衔接教学的研究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持续
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使学生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
发展,开展衔接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保持连续
性、完整性,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数学能力都能进一步得以发展,从
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开展衔接教学的研究可以多方面督促教师更快的成长。我校
数学教师大多是青年教师,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业务素质有待进一
步提高,有效衔接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
平,使大多数数学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变“经验
型”为“反思型”, 变“教书匠”为教育家,从而加快我校教师队伍
的建设。
二、国内外现状
(一)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国内很多学校都认识到了数学作为基
础学科衔接的重要性,开展了很多的研究:有的是从认识论角度研究,
以数学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作为研究的主体,用学科教学的 目标营造
了一种学科研究制度;有的从方法论角度研究,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
衔接作为研究主题,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
循环来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善;有的从实践论角度研究,实质是教师反
思性的实践,使教师反思性的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突出数学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在学校大课改背景下本课题
重点研究学生在中小学数学衔接方面的发展、弥补现有数学课程中综
合性、实践性的不足,以实现数学教学内涵的根本变革。
2.关注高效衔接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本课题借鉴以前课
程整合和衔接研究成果,并以此为依托,以实现数课程系统化,建立新
的课程组织体系,形成协同努力的发展机制,以学校教育为载体,以
创建高效衔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的研究呈现形式。
三、课题界定
关键词:衔接、衔接教学
1. “衔接”是指事物从一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时,为保证过渡的
自然与正常,在后一阶段应该做到的对前一阶段涉及内容、性质与方
法的适当引用与延伸。
2。“衔接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为了
与前阶段的 “衔接”而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内容与方法。学生从
小学进入初中后,数学教学要求和教育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的
学生感到不适应.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让学生
形成良好的正迁移,有效防止小学数学学习的负迁移,使学生在初中
的数学学习更有效力?这就得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在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数学思想上的存在的共性与差异,找到一种能
有效过渡的方式,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能有机衔接.
四、研究目标
1.九年一贯制数学课程衔接内容有序列,能形成科学实用的衔
接课堂教学模式,并能与其它各学科间渗透,构建具有特色的双线课
堂创新模式.
2.编写适合我校学生情况的衔接阶段校本教材,使课程衔接后能
形成校本特色,形成有效的运作体系、评价体系。
3.编集《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研究论文集》提高数学教师的科
研能力,打造科研型骨干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考试题 .pdf
- GB55020-2021《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 精品.pdf
-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历年真题及解析精练(15).pdf
- 2019-2020年度幼儿园保育员五级业务能力考试试题(II卷) (附答案).pdf
-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 .pdf
- 【原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pdf
- 2010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真题及参考答案 .pdf
- 数学分析考研真题求极限-分步法(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pdf
- 大学高等数学模拟试题 .pdf
-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基本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解析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