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第五幕的审美价值.docx

《哈姆莱特》第五幕的审美价值.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姆莱特》第五幕的审美价值 第五幕中的场景。观众往往认为“墓地”这一场的前半场与全剧没有关系, 是多余的。因为, 看起来这部分确实与剧情的发展没有什么明显的关系, 假如将这一部分删除, 也不会影响剧情的完整性。但是, 也有不少批评家持反对的意见, 认为这部分与全剧有关系, 并给出相应的理由。索天章先生在论《哈姆莱特》时说:“可能由于我们理解不够, 认为某些段落是多余的, 其实不然。”(P196) 确实如此。另一方面, 我们看到那些持反对意见的批评家所给出的理由, 也并不充分, 他们缺乏对作品本身的深入理解。所以, 重要的是需要领会作品、考察已有的各种观点, 深入而合理地阐释“墓地”这一场的内涵, 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意义, 说明它的审美价值以及它与全剧的关系。 一、 对哈姆莱特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墓地”一场中的小丑。小丑甲问乙的问题是:“谁造出东西来比泥水匠, 船匠或是木匠更坚固?”小丑乙回答说:“造绞刑架的人;因为一千个寄寓在上面的人都已经先后死去, 它还站在那儿都不动。”而小丑甲的答案是“掘坟的人, 因为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的。”他们的问答荒诞而机巧, 细想又似乎有道理。哈姆莱特和霍拉旭上场后, 小丑甲且掘且歌, 断断续续的唱了一首滑稽而玩世不恭的歌曲。(P398-401) 一些批评家注意到了剧中小丑的作用。孙家琇认为哈姆莱特从掘墓人的态度领会了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终结和自然现象, 感到死亡本身无足轻重, 重要的是不白做人, 关心自己的名声。(P57) 卞之琳认为掘坟人唱的民歌流露出了“人生如朝露”的感觉, 表现了热爱生活、抓紧生活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这种人生观也影响了哈姆莱特, 给哈姆莱特的下一步行动, “打稳了哲学基础”, 因此, 到下一场临死的时候, 他泰然面对死亡, 又那么在乎自己的“名字”会受到“伤害”。(P72-74) 两位评论家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也是合理的。不足的是, 他们都主要是从掘坟人的态度对哈姆莱特的影响, 来看这一场戏, 而较少对小丑本身展露的意义进行分析。尤其没有明确阐释小丑的荒诞问题及答案。从剧情看, 哈姆莱特只是惊奇小丑“在掘坟的时候还会唱歌”, 我们看不出小丑所唱的歌曲使他特别在意。并且在小丑甲和乙问答的时候, 舞台上只有他们俩, 哈姆莱特还没有上场。所以, 仅从小丑对哈姆莱特的影响这一角度看问题是不行的。 小丑的问答和歌曲看似荒诞滑稽, 实则有着深长意味, 有着真理性。诙谐与严肃往往是正反同体。索天章先生就认为, 莎士比亚描写的下层人物一般给人的印象是粗俗可笑, 但是有许多一针见血的话是通过他们之口传出来的, “尤其是他的丑角, 有时成为作者的代言人。”(P273) 其实, 这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学现象, 许多作家就是借“小丑”或“疯子”, 传达真知、真理。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就指出, 拉伯雷把小丑和愚人描绘为圣徒和先知。小丑摆脱了官方世界的评价体系及其严肃性, 摆脱了个人物质私利, 摆脱为家庭和个人事业斤斤计较的小算盘, 故他们能够说出真理的语言。(P234) 两个小丑的问答到底展露了什么意义?他们的答案是说:造绞刑架的人、掘坟的人造出来的东西, 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造的更坚固!换句话就是, 绞刑架、坟墓, 比房屋、船或家具更坚固。显然, 我们若真去比这些东西哪个更结实耐用, 是比不出来的, 会觉得这样的比较太荒唐。不过, 我们换一换思路再去想, 就会触及到一种严肃的意识。绞刑架和坟墓都与死亡有关, 是死者的寓所;房屋、船和家具与生存有关, 是生者的器具。那么, 小丑的问题莫不是对生与死的隐喻式的述说和比较吧?死者的寓所比生者的器具更坚固, 死比生更“坚固”。死亡是必然的、不可移改的、给人强烈的触动, 是永恒的题目;生则是暂时的、易受损害的、易被忽视的、颠沛而痛苦的。 小丑的问答不是符合科学认知的推论, 而是从谜面到谜底的隐喻。小丑的谐谑中暗藏了玄机。它是对人的生存之境的戏谑式揭示。 莎士比亚常常利用独白, 或者利用对话, 或者偶而的只言片语, 达成了对人的生存之境的深刻彰示, 悲剧人物就是置身于此境之中沉吟或前行。“小丑的问答”这一段正是起这样的作用。 二、 哈姆莱特的“入非非” 掘坟人在墓坑里且掘且歌, 先后掘出三个骷髅, 把它们扔到地上, 骷髅里塞满了泥土, 颇为触目。 面对此番情形, 哈姆莱特痛苦的心灵又亢奋了起来。他推想死者生前是心机算尽的政客、朝臣、律师、地主, 或者是最会开玩笑的弄臣;感慨和嘲谑他们死后都成了一无所能的、脱掉了下巴颏、塞满了泥土的小小的脑壳, 任放肆的工役用肮脏的铁铲敲来打去。接着哈姆莱特推想古代的亚历山大和恺撒死了、被埋葬了, 也化成了尘土, 变成了泥巴, 被人们用来塞酒桶口或填填破墙上的窟窿。 哈姆莱特的这些推想确实让人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