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自考真题 201410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 2014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德育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046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牺牲精神、意志自由三要素组成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杜德海姆 【解析】D 杜德海姆的道德教育思想:个体品德社会化和道德内化过程。他认为教育对 促进人的社会化有特殊的作用。他说: “教育是由年长一代施加的影响,这不是为社会生活 做准备,它的目的是引起和发展儿童一定体力的、智力的和道德的状态,这是由整个政治社 会和特定的环境对他提出的明确的预定的要求。”他认为德性由纪律精神、牺牲精神、意志 自由三要素组成。道德内化就是由道德价值观、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从 “他 律”发展到 “自主”的过程,亦即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2.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某种现 象出现而进行观察的方法是( ) A.经验总结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解析】B 德育原理研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历史法、 比较法。实验法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特别是施加或改变一种条件,以引起研究 对象某种现象出现而进行观察的方法 3.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 A.德行品质 B.道德品质 C.德育品质 D.教育品质 【解析】B 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道德品质。 4.古代学校德育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 ) A. 自由 B.平等 C.明人伦 D.博爱 【解析】C 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 (1)学校化组织; (2)阶级性和等级性; (3)内容相对丰富,基本目标是明人伦。 5.从他性和情境性,是以下哪一年龄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 )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少年期 【解析】C 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指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品德发展各个不同年 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主要特征: (1)、乳儿期(0~1 岁):适应性; (2)婴儿期(1~3 岁):品德以开始发生,两义性; (3)幼儿期(3~7):从他性和情境性; (4)童年期(6、7—11、12):协调性; (5)少年期(11、12—14、15):动荡性; (6)青年初期(14、15—17、18):成熟性。 6.德育目的在于使人们形成信仰上帝、绝对服从、忍耐、勤劳、节俭、禁欲等宗教思想 道德品质的是( ) A.欧洲中世纪 B.中国奴隶社会 C.欧洲奴隶社会 D.中国封建社会 【解析】A 7.在德育上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大纲领的是( )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儒家 【解析】D 全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出儒学经典 《大学》。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了解并达到人们都具有的至善的道德本性,在于推己及人,帮助、 教育他人,使其也成为有道德的人,最后的结果是通过道德修养而达到并保持人类最高的善。 “明明德”就是悟道;去修行做济世救人的事就是“亲民”; “止于至善”是超凡入圣,达 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一个凡人成为圣人的三个纲要。 8. “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事业、友谊、爱情、荣辱、幸福等课题”属于以下哪 项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 ) A.理想教育 B. 自觉纪律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解析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