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的情感.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祭侄文》的情感 女真(709-784,据说709-785),清臣,汉族,唐朝生于洛阳万(今陕西西安)。它起源于唐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22年(公元734年),他成为一名学者,曾两次担任高级官员。他被任命为搬动殿的监督。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体”。 《祭侄文稿》又称作《祭侄季明文稿》,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是颜真卿50岁书写的, 计25行, 共230个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 挺身而出, 坚决抵抗, 以致“父陷子死, 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是颜杲卿的第三个儿子, 颜真卿的堂侄。颜杲卿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 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 传递消息, 使两郡联结, 共同效忠王室。后来常山郡失陷, 季明横遭杀戮, 归葬时仅存头颅, 身体遗失。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 悲愤交加, 悲痛之情达到极点, 情不自禁, 一气呵成完成了这篇惊人之作, 是作者心情跌至, 扣人心弦之作。 《祭侄文稿》的特色: 1) 笔法圆转遒劲。本文以圆笔中锋为主要特色, 藏锋出之。此稿厚重的地方浑朴苍穆, 像黄钟大吕般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细腻处筋骨凝练, 像金风秋鹰;转折处, 简单又遒劲之美, 收笔处, 戛然而止, 连绵处, 笔断而意未尽。 2) 章法自然。此稿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 点画外拓, 弧形相向, 顾盼呼应, 星散而神聚。字里行间, 随着心情的跌宕起伏而变化, 不在乎外表的拙笨、工整。甚至圈画、涂改文字随处可见, 生动多变。从此稿中欣赏者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刚烈悲痛感情的跌宕起伏。行笔忽快忽慢, 字与字也一一相连, 或细筋盘行, 或铺毫直下, 可谓跌宕多姿, 奇趣横生。整体章法可谓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 有“计白当黑”之意趣。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也打破常规的规整, 左冲右突, 或缠绕或果断, 随着性情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作者感情的宣泄文字也变的宣泄起来。末尾几行由行书变为草书是此稿的一大看点, 迅疾奔放, 一泻千里, 犹如大河决堤的磅礴气势。至“呜呼哀哉”而出, 显示出作者悲痛之情达到了顶点。此稿的后半部分作者的悲痛之情到达了难以抑制的程度, 前后左右涂改, 似乎置身于感情漩涡之中。流体痛哭、哀痛欲绝, 令人为之震撼、伤痛。 3) 墨色变化。《祭侄文稿》中墨色浓重、苦涩、渴笔处较多, 浓墨淡墨变化也显而易见。形成墨色变化丰富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由于作者颜真卿平时书写时所用硬毫笔、浓墨、麻纸这些工具有关。渴笔是检验作者驾驭笔墨的功力, 渴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是日积月累的扎实功夫。在这里作者成功运用了渴笔, 也验证了颜真卿高超的书写功力。另一个原因与作者当时悲恸交加的心情有关。此稿在当时并不是作者想要书写的书法作品, 而是自己由于痛失堂侄, 并且死无完尸, 对失去亲人那种痛彻心扉的心情而书写的一篇祭文。墨色的变化在无形之中与作者难以平静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吻合。 我眼中的《祭侄文稿》 笔墨美在《祭侄文稿》发挥的淋漓尽致。所谓的笔墨美, 就是笔和墨在纸上行走时产生的效果与人的理想产生了共鸣。用笔要讲究力度、快慢、节奏, 用墨要讲究干湿浓淡相宜;不同的用法, 错落有致的用法, 会在书法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情趣。好的书法作品, 总是这些技能在书法过程中的综合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运用笔墨得当, 就会使原本单纯、枯燥、呆板的字体生动起来, 有了灵动的趣味, 仿佛有了生命。笔墨是一种技巧, 熟练的应用这一技巧, 只是为了更完美的表达人的一种情怀, 笔墨的巧妙应用可以赋予书法更多的内涵。笔墨本是一种纯粹的艺术, 一种唯美, 书法的线条是要通过笔墨来加以表现的, 那把它与书法结合在一起, 就如同在一个人身上配上了衣裳, 会产生出许许多多意外和独特的艺术效果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完美的运用了笔墨美, 使笔墨的技巧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呈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美。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毫无疑问是书法中的一件艺术品, 被无数的后人流传和摹写。而它却恰恰来源于作者的现实生活, 作者用书写的方式来祭祀和怀念失去的亲人, 在这种特殊情感的催化下再加上作者坚实的书法功底, 使此稿自始至终情怀起伏, 胸臆没有客气的掩饰, 全篇上下写的凝重峻涩神采飞动, 笔势雄奇, 姿态万千。人世间只有真情最感人, 艺术更是如此。只有真情才能真正打动读者, 才能使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 使读者和作者产生共鸣。《祭侄文稿》, 正是以情感主运笔墨, 一切基于心性的驱使, 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蕴是融情入书的结果。书法是一个人的心灵载体, 是恰到好处的。书法的过程如同音乐、绘画一样, 是表达人情感的一种艺术语言,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