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6T 79-2022大棚韭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DB4106T 79-2022大棚韭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CCS B 05 4106 鹤 壁 市 地 方 标 准 DB4106/T 79—2022 大棚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2022 - 09 - 08 发布 2022 - 09 - 20 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 DB4106/T 7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壁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浚县农业农村局、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鹤壁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尚伟、李勇、李绍丽、郭志琴、黄继勇、许琦、王丽娟、石晓敏、刘浩、侯 睿林、王景蕊、刘辉、贺伯珏、马小静、刘洋、闫志宁、齐梓懿、刘平静、任文杰。 1 DB4106/T 79—2022 大棚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棚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方式、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大棚韭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塑料大棚 用竹木、钢材或钢管等材料支成拱形或屋脊状骨架,覆盖薄膜而成的保护设施。一般占地 300 ㎡ 以上,棚高 2 m~2.5 m,宽或跨度 8 m~15 m,长 30 m~60 m。 3.2 土壤肥力 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3.3 叶鞘 由叶原基下部细胞分裂而成,呈鞘状包围着茎、叶的基部,也有的生成像叶舌状的附属器官,通常 具有伸长区, 由于细胞的居间生长,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伸长,并分化成纵列平行的维管束。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5 品种选择 选择发棵早、叶片肥厚、直立性好、分蘖力强、抗病力强、耐低温、耐贮运,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 6 栽培模式 2 DB4106/T 79—2022 双层膜塑料大棚栽培,夏秋季养根,冬春季上市。 7 育苗 去除瘪籽后,使用40 ℃左右的温水浸种10 h~12 h, 搓洗3次~4次后用清水冲洗2遍~3遍, 滤净水 分后用湿布包裹, 置于15 ℃~20 ℃环境下催芽, 每天清水冲洗一次,5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8 定植 8.1 5 月上中旬至 7 月上中旬进行移栽,苗龄 60 d~90 d,单株 4 片~5 片真叶,叶色浓绿,无病虫 斑,根系发达,根坨成型,尚未开始分株为最佳。 8.2 移栽前 3 d~4 d 浇一次水,墒情适宜时起苗,按苗的大小分级。采用宽幅宽沟移栽法,即每隔 20 ㎝~30 ㎝开挖 20 ㎝~30 ㎝的平底沟,在沟内移栽,每沟内定植 3 行~4 行,丛距 5 ㎝,每丛 6 株~8 株,栽深以叶鞘埋入土中为宜,并保持根系舒展。 9 栽培管理 9.1 养根管理 定植到冬季扣棚前进行养根,为冬春季高产优质打基础。定植一周后,新叶长出再浇一次缓苗水, 促进发根长叶,中耕2次~3次,后进行“蹲苗 ”。当年移栽的在定植前结合整地施肥,上年移栽的韭菜 在春季收割结束后结合中耕施肥,每667 ㎡施农家肥4000 kg、三元素复合肥 20 kg,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规定。 9.2 扣棚管理 9.2.1 停水控长 10月中旬后停止浇水,控制韭菜的贪青徒长。扣棚前割掉老韭菜,浇一次透水,每667 ㎡追施三元 素复合肥20 kg。 9.2.2 扣棚 12月上中旬采用厚度为0.8 mm的PE膜扣棚。 9.2.3 温湿度管理 播种后,棚内温度保持白天20℃~24℃ , 夜里12℃~14℃。株高10 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 , 夜间8℃~12℃ , 湿度60%~70%,超过24℃放风降温排湿。晴天时每天都应进行适时放风,降低棚内湿 度。 10 病虫害防治 10.1 病虫害 主要有灰霉病、韭蛆、疫病、潜叶蝇等。 10.2 农业防治 3 DB4106/T 79—2022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合理调控温度,棚内科学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清除发病植株,并将 摘除的黄叶、病叶、残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10.3 物理防治 10.3.1 设置防虫网 在棚室的放风口覆盖40目~50目防虫网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