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中国电影史”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10/10 第四章:“十七年电影”现象(1961年6月-1963年12月) 从1962年到1965年间,每年基本保证20到30部影片的稳步发展。 这次创新的幅度较大,在学习了我国文艺传统的同时,提高了艺术片的质量,使之达到了接近世界电影的先进水平,一个高水平的创新高潮即将到来,可惜半途夭折。 “唯陈言之务去”的潮流的产物《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农奴》《大李小李和老李》《阿诗玛》《枯木逢春》等。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文革的酝酿:1)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实际上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2)文艺界的过火批判:《刘志丹》、“大写十三年”的主张、革命现代样板戏的出笼、1965年《海瑞罢官》成为文革的导火线。 《纪要》的发表,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对电影的全盘否定。 1966年5月16日,“文革”《通知》的出台江青被任命为第一副组长。 江青对中国电影全盘否定,电影界遭到了彻底的毁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这是所谓样板戏的经验创作总结:在所有人物中突出重要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对“三突出”的历史评价:这只不过是创作中内部人物关系的处理,是创作中的一个局部问题,然而把现实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简单化、模式化,是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样板戏”(1969-1972)及其摄制经验: 1)八大样板戏的本源:京剧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钢琴伴唱《红灯记》;钢琴协奏曲《黄河》;革命交响乐《沙家浜》 2)特殊的电影语言总结:“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 第五章: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1966-1976) 故事片的摄制(1973-1976):共有76部影片,其中较好的影片有《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难忘的战斗》等,其中对《创业》和《海霞》的斗争,也是江青和周恩来的政治斗争。 1975年,《春苗》是第一部反“走资派”电影。1976年《决裂》上映。此外还有一些影片《反击》、《盛大的节日》、《欢腾的小凉河》等是“四人帮”政治阴谋的代表作。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6-1978) 电影的恢复和重建(1976-1978) 对 “文化大革命”的体验, 揭露和反思成为当代电影创作的最初的出发点 。 这一个时期的文艺创作有几个特点: 首先, 创作的主题基本都围绕着揭批 “四人帮”, 歌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两个中心展开。其次, 来自生活的基层的文艺新人开始了控诉着 “文革”带来的苦难, 形成一股来势不小的 “伤痕文艺”的高潮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6-1978) 然而,电影创作者们一时还无法从政治批判的轨迹作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从1977年—1978年的电影创作, 供生产出了60多部故事片(包括舞台艺术片)。主要题材有:1)1977年10月1日, 峨嵋电影制片厂推出第一部反映与 “四人帮”作斗争的影片《十月的风云》。此外,也出现了一系列类似的影片,它们主要力图反映当与群众在各条战线上与 “四人帮”一伙的斗争, 其中也有某些真实的片断。2)革命历史题材影片: 《大河奔流》(上下集)。3)惊险样式的影片:《黑三角》、《405谋杀案》等。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6-1978) 造成当时中国电影徘徊状态的原因: 1)当时政治上的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的干扰, “文艺黑线专政论”, “文艺黑线论”的精神枷锁仍然戴在文艺工作者的头上。 2)在对待 “文革”的评价上, 即要批判 “四人帮”在 “文革”中的倒行逆施, 又要肯定 “文革”中的 “伟大成果” 造成指导思想的混乱, 使得创作中仍有许多禁区。 3)电影管理机构的思想框框也不可能像创作者们那样轻易的摆脱出来。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6-1978) 中国电影开始复映了一批十七年中拍摄的优秀影片, 给一些所谓的 “毒草”影片平反, 是中国观众开始了解到中国曾经有过这么多的艺术精品。从1977年开始恢复放映《东方红》开始, 至1980年规模性恢复放映了十七年(和少数解放前)影片200多部。 恢复放映,恰恰成了一次对历史上的“两个批示”的“拨乱反正”,也引起观众对政治文化产生新的评估和期待之外, 和他们对电影自身的期待。 第六章: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开端(1978-1984) 第一次创新的高潮: 政治前提:1)1978年的5月,全国展开了关于《实践史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为思想解放运动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2)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