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红烛》课件30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烛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代表作品:《七子之歌》《死水》。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创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1923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会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而得名。 1923年,新月社的活动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建筑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绘画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学习目标1、了解新诗的魅力,理解诗歌的结构美和情感美, 理解“红烛”的意象。2、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研读诗歌,析意象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全文分析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明确: “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诗人自问自答,展现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与灵魂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有“一误再误”和“不误,不误!”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 一反一正两种回答,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这样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历程中,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既制了,便烧着”,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他要如红烛照亮沉睡的中国,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获得解放。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泪”象征着因理想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着急焦虑之情。“红烛”为何伤心流泪?残风意义何在?这是作者的自问自答。红烛为受到的困难与阻碍而感到伤心,残风意味着现实的阻挠。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的“灰”象征着为了拯救世人,而主动自我牺牲后还能培育花果的脂膏。 这一部分的基调是热烈而忧伤的。红烛无私无畏地牺牲,是想照亮别人,照亮世界,但毕竟世界太黑暗了。蜡炬之火远未成燎原之势,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才使红烛伤心,焦急而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世人而痛哭流涕的情感。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红烛: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会培育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